全国政协委员批学术评估机制“逼良为娼”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4日讯】在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中国现行的学术研究评估体系受到众多学者、专家的批评,有委员甚至不留情面地指出,现行评估机制简直就是“逼良为娼”。

  中新社3月13日报道,中国的科研及教学机构在进行学术评估时,一般由该学科领域内的专家来组织,以年度论文发表数量及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等作为主要评估标准。但在近来媒体披露诸如教授剽窃等一系列丑闻之后,现行评估机制的弊端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

  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吴元迈和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陈志哲均指出,现行评估体系中的“量化指标”缺乏科学意义,并对学术评估带来负面影响。在“指标”的压力下,研究人员可能无法进行潜心研究。

  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室教授、博导王立东认为,评估过程中存在着诸如人际关系等很多非学术的因素,影响了评估的公正性。

  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叶廷芳与四川省社科院院长刘茂才则表示,评估行为应具有独立性、客观性。陈志哲称,各领域研究都有各自的规律,简单的量化评估在一段时间之后将会体现出明显的负面影响。王立东也称,应切合各专业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估标准。

  吴元迈明确反对以数量判断优劣的做法。他对记者举例说,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当上教授时,甚至还没有出版过专著。

  委员们相信,应付评估导致一些学者不得不赶制论文,并诱发大量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的现象。叶廷芳先生说:“写东西容易了,也是一种不幸。”他指出,为学术“殉难”的精神已经丧失。

  叶廷芳指出,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思潮体现不出学术尊严,而且正在败坏中国的“文化生态”。现在的学者很难达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文化菁英们的水平。

  刘茂才指出,现行学术评估机制最重要的一个弊端在于“没有体现学术研究对社会的真正意义”。他认为,学术成果应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但中国的评估机制缺乏这方面的考量。他说:“诺贝尔奖都是若干年后对学术成果作出的评判”。

  叶廷芳也强调应以社会反响来判断学术研究的价值。“能抓住社会热点就反映出学术的眼光”。

  委员们认为,尽管现在较难找出科学具体的评估办法,且科学的评估方法有赖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转变。但如果再不对此问题加以重视,后果堪虞。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NASA砸巨资 委托SpaceX协助“销毁”太空站
研究:新型油漆既能净化空气又能自我清洁
SpaceX发射新卫星追踪太阳风暴 开启新篇章
全球芯片封装龙头日月光:将扩大美日墨产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