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公布珍藏 势掀少帅学热

人气 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1日讯】少帅写日记时是“阶下囚”,做口述历史时是自由身,写日记写到总统要空一格,口述历史则痛贬蒋介石。研究少帅生平的人,增添了珍贵的两极对立材料,“少帅学”势更加热闹。

中国时报10日报道﹐张学良并不是一个勤于写日记的人,他捐给哥伦比亚大学的日记本,从一九三七年开始到一九九○年。少帅写日记呈“不规则状态”,经常跳日子写,有时数日、数周或数月未写,有时用钢笔、毛笔或铅笔,晚年多用原子笔。早期比较用心写,也比较真实,到后来看管他的警卫(由戴笠的军统特务组成,后归情报局管,但真正管他的太上皇是蒋介石)监视太严,蒋介石把他当成天字第一号政治犯,少帅精神压力甚大,日记就写得像是“标准本日记”。有好几年的时间,少帅甚至用同一册日记本写几年的日记,如一九五六年日记本(台北出版的“青年日记”本),从一九五六年写到一九六○年。 日记史料 窥见心情的一扇窗

蒋经国曾送少帅一本一九五七年中央印制厂特别为蒋介石印制的日记本,但少帅并未使用,还是继续用一九五六年的日记本。总统府过去常“赐赠”这种日记本给大官、亲信,曾做过蒋介石专机驾驶员的衣复恩,在他的回忆录中就说“以前每至岁末,蒋经国先生会周到的送来日记一本。”就是这种日记本。哥大把少帅的日记装在二十二个硬皮档案盒里(美国国家档案馆也是使用类似档案盒装文件,如孙立人档案),因有些日记本是一年一本,有些是数年一本,哥大在目录上(已上网)都有注明,查阅方便。

张学良相关文件和口述历史,皆保存于哥大巴特勒图书馆(即哥大图书馆总馆)六楼善本与手稿室(Th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 ibrary),这间手稿室窗明几净,最奇特的是,手稿室设有两个大型玻璃阅览屋,其作用是可以保持安静,因手稿室展出不少名人手稿(现正展出已故敲打诗人艾伦‧金斯保书信),访客一多就会有杂音;另一个作用为玻璃是透明的,工作人员可以观察玻璃屋里面的动态,是否有人破坏档案或不守规定。一间玻璃屋专看一般档案,如口述历史(影印本),装有电脑;另一间玻璃屋则专供阅读珍贵的手稿、信件、日记等,有管理员坐镇房间。阅者将需要的资料盒号码纸条交给管理员,然后由工作人员从书库搬出资料盒给管理员交给使用者。张学良、赵一荻夫妇的“毅庵书斋”,乃是手稿室中的一个小房间,仅展览张氏夫妇的一些照片、信件、图章及礼品,并非供阅读之用。

蒋介石把少帅关成了举世闻名的英雄和传奇人物,哥大自五日正式对外开放张学良文件和口述历史之后,使用者连日络绎不绝,有学界人士、有媒体记者,也有一般民众。但哥大规定,每日只能有四个人阅看信件、日记和文件,因这些材料都是原件,必须妥善照顾;至于要看口述历史的人数,限制比较不严,少帅口述历史近一百册,都是影印本。 身陷牢笼 张学良仍乐观以待

张学良是个乐观、不屈的人,从他的日记里可看出他虽身陷牢笼,甚少露出沮丧、恨世之情,对生命仍充满希望,这也许是他克享高寿的原因。如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三日日记:“拟定起居表八点起,运动十分钟,入厕、洗面等等至九点。九点早餐,读书一、二小时,习字半小时。十二点半至一点午餐,走一走约十五分钟。一点半至二点午睡,一、二小时。四点读书一小时。十点至十一点睡。”张学良年轻时好玩、抽鸦片,是个花花大少,被软禁后,开始大量看书,以经史子集为主,旁及政治、哲学、文学、军事等。一九五九年二月十八日,少帅拿了一笔钱托情报局长到香港买书,日记上并未说买什么书,也许是大陆出版的古籍或研究古籍的著作。少帅是很大方的人,情报局长帮他忙,他送了大礼(洋酒、火腿、茶叶和派克六十一型)。蒋介石御医熊丸帮他看小病,也送一支派克六十一型。少帅知道这批人必须好好打点,否则日子难过,所幸少帅相当有钱(关于这一点,将另文论之),不在乎这些花费。

少帅很喜欢读《明儒学案》,此间曾盛传他是明史专家,还是过揄之词。少帅最喜欢的也许是照相,每次有机会出游(都有警卫在旁),少帅和赵四就拚命照相,一九五六年二月九日从台北回竹东井上温泉“拘地”,少帅与赵四“在大溪公园和桥头照几张照片,经过关西,在一溪边野餐,又照了几张照片。”从少帅的日记中,也可看到国民党官场送礼风气的盛行,少帅每次都会把礼物内容记下来,宋美龄送最多礼物,过年过节必送,平时也送,礼品包括皮鞋、烟、酒、水果、茶叶、火腿、肉松、衣物、桌灯、糖果、咖啡和月饼等,少帅都会回赠,加上谢函。少帅的东北老乡、曾任考试院长的莫德惠,很尊敬大家长,常送重礼。其他官员送礼物,少帅都会记下“某某人送礼,回绝”。一九五八年圣诞节,蒋经国送卡片、酒、香水给少帅,少帅则回赠蜀刻明版《三国志》和一套女睡衣给蒋方良。一九五九年过年,少帅送四盆洋兰(在台北中山北路购买)给蒋经国,小蒋回送年糕、火腿。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五日,蒋经国送一部轿车给少帅,算是大礼。 50年代中 小蒋接管少帅软禁

蒋经国是在五○年代中期开始对少帅“有兴趣”,因少帅一直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禁脔”,小蒋甚少介入少帅事务。但因少帅是由士林官邸和情报局负责监管,而小蒋是情报头子,又是接班人,故很自然地慢慢管起少帅之事,与少帅关系不错,因小蒋对少帅很客气,少帅心里上觉得很舒服,在口述历史中对小蒋颇为恭维。尽管如此,少帅和赵四当然知道小蒋的厉害,赵四在口述历史中说,什么人要去看少帅,都需经过小蒋的过滤(只有张群、张大千和王新衡等极少数人例外)。少帅住在高雄西子湾时,一些国军高级将领曾获准去看少帅,如王叔铭、彭孟缉、刘安祺等。

少帅的文件、遗物能够永存哥大,乃是中外学界一大盛事,遗憾的是,口述历史存在太多缺点。哥大本身在六年前少帅夫妇捐出文物时,即闹过笑话:少帅的英文名字是彼得(Pete r),赵四小姐是伊迪丝(Edith)、少帅夫妇根本未出席捐赠仪式,结果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出版的哥大校内刊物〈纪录〉(Record ),登了一张少帅儿子与媳妇在典礼上的照片,照片说明是:“张彼得及其妻子张赵伊迪丝”。(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从20岁演到80岁--何琳重塑"赵四小姐"
张学良生前口述记录包括西安事件近日将公开
张学良子孙纽约公开珍贵历史材料
张学良感谢周恩来救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