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封城防疫功过几何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0年09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代希新西兰编译报导)在应对中共病毒时,大面积封锁第一次成为了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防疫措施。然而,面对封锁给经济、民生带来的巨大影响,人们似乎开始反思,如此高昂的代价究竟功过几何?

号称改变人类生活轨迹的巨大影响

纵观历史,人类与瘟疫的斗争似乎从未停止。从百年前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到时常肆虐的流感,再到如今让全世界手足无措的中共病毒。各种各样的防疫措施我们似乎都有所耳闻。那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首次采取的先进的防疫措施为什么是封锁呢?

这可能要从中共病毒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惊爆人传人时,中共首先对武汉实施封城说起。而后世界各国陆续宣布封锁边境,政府似乎意识到封锁带来的巨大好处。毕竟科学告诉我们:隔离是阻止飞沫传染的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封锁开始在全球上演。

然而,随着2020年进入尾声,当政府们都还在疲于应对封锁给经济和民生带来的巨大灾难时。我们仍然看到中共病毒井喷式的在全球肆虐。截至9月初,全球约2800万人感染,90万人丧命的数字触目惊心。

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共病毒不但可以飞沫传染,还可以留存于物体表面,甚至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也可以传染。那么如此多样的传染方式,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封锁呢?那么我们又是否有能力承受更加严厉的封锁呢?

封锁神话的背后辛酸

根据新西兰官方的统计数据,政府在应对疫情的方面的拨款已直逼300亿纽币,相当于年GDP的5%左右。然而在如此巨大的花费面前,我们依然要面对满目荒凉的经济现状和经济学家忧心忡忡的形势预测。

同时,相比老生常谈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开始浮现。例如癌症筛查、心脏病发作和药物滥用等医疗受阻,可能导致大量的病人死亡。但这些病人是不会出现在中共病毒的病例名单中的。

临床心理学家安娜·马丁(Anna Martin)博士指出,随着新西兰人与未来的不确定性作斗争,新西兰人的愤怒、焦虑和脆弱感将会持续增加。而且,长期禁闭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

澳大利亚家庭律师考特尼·马伦(Courtney Mullen)则预测,在新冠肺炎(中共病毒)疫情爆发后,离婚人数很可能激增。预计影响将在2021年中期浮现,因为夫妇们必须分居12个月才能申请离婚。而这除了由于经济压力的加大,很大程度上也是封锁造成了更多矛盾的产生。

锁继续的必要性探究

我们不得不承认,初期的封锁有效的减少了病毒的传播途径。一份新西兰的流感报告就指出了封锁为预防流感所做出的贡献。据悉,新西兰今年因流感住院的人数大幅下降,截至目前,全国只有200人需要住院治疗,而2019年全年有6500多人需要住院治疗。

但是,长此以往的封锁,效果上或许可以减少病毒的立即传播,却会给整个社会带上沉重的枷锁。那么代价如此巨大的封锁计划是否“必须”被继续实施呢?

9月6日,美国政治分析家,历史学家迈克尔·巴隆(Michael Barone)发表一篇题为《封城可能是个错误》的文章中指出:封城其实是一种创新之举,是人类未曾有过的防疫措施。

他指出,1957-58年的亚洲流感,导致美国7万以上人丧生,约占美国人口0.05%。1968-70年的香港流感,造成约十万人死亡,约占人口的0.05%。这些数据都与现在中共病毒的0.055%致死率相似。然而都没有采取过大规模的封城措施。

新西兰封锁动向分析

和韩国、台湾一起被作为防疫典范的新西兰,在摸索防疫路线上似乎并未停止。在一直坚守以复杂着称的边境防疫的同时,政府好像也正在寻求更有效地手段代替大规模封锁。

美国7月份的一项研究发现,戴口罩的人感染的风险可以降低65%。在堪萨斯州,有15个县要求佩戴口罩,与没有要求佩戴口罩的县相比,减少了中共病毒病例的数量。

从8月31日开始,新西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被要求必须配戴口罩。这可能是政府朝着用口罩代替封锁的崭新一步。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表示,随着有关新冠肺炎(中共病毒)的更多信息曝光,以及政府的新证据,我们已经吸取了上次封锁的教训。

流行病学家迈克尔·贝克(Michael Baker)教授表示,在二级水平上广泛使用口罩有助于避免更严厉的封锁措施。定期的消毒也被证明能有效的防止病毒滋生。也许如何在有效防疫上选择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责任编辑:蓝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