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共坚持动态清零 国防院:外资撤离中国已成趋势

人气: 198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2年10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报导)中共二十大22日闭幕,从官媒连篇评论显示,未来严厉的“清零政策”仍会继续实行。国防安全研究院表示,中共“动态清零”造成企业的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出现中断,随着中国经营环境恶化,外资企业转移生产基地已渐成趋势。

中共二十大的开幕会演讲中,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重申“共同富裕”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说法,外界普遍认为,即便在二十大之后,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也不会有放松的迹象。

国防部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近日发表即时评析,该研究院的国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林雅铃以“中国‘动态清零’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为题进行分析。

林雅铃表示,坚持动态清零意味着当前中国已出现消费不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等问题,中国经济面临衰退危机,且中共对于目前的防疫政策方向在短期内仍不会改变,依旧把“动态清零”作为防控疫情的总方针,此举不仅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所影响,更可能重挫外商企业投资中国的信心。

根据中共商务部数据,2022年1至8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1,384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成长20.2%。林雅铃说,虽然仍维持两位数的成长,但从今年的累计量来看,外商投资金额增速呈现逐月下滑态势,显示外商对中国的投资步伐似有减缓趋势。

此外,若从行业别来看,2022年1至8月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6,621亿元人民币,占总外资金额比重高达74.17%。意味尽管中共正极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大量外资都是投入服务业,而非高新技术制造业。

其次,虽然中共统计数据显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持续增加,但若进一步从外资来源地分析,中国外商投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香港,而在香港对中国的投资中,属于中国境内企业的“返程投资”约占37%。

林雅铃表示,受到中共招商引资政策影响,许多中国境内企业基于退税、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等因素考量,会在香港设立企业,将资金转移至香港公司后再以外资形式流入中国。

她表示,这种“返程投资”行为,将使得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被高估,倘若202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中如2021年一样有76%来自香港,则以前述37%比率推算,2022年1至8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将只有994.9亿美元,比目前公布的金额减少389.2亿美元。

根据中国欧盟商会(EUCCC)2022年4月的调查显示,有23%的欧洲企业考虑将现有或计划中的投资,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此比率为近10年来最高,2020年3月的调查尚只有11%的企业考虑转移产能。

此外,有77%的厂商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已经使得中国市场逐渐失去吸引力。上海美国商会(ACCS)2022年6月的调查显示,有44%的制造商已经减少或延缓在中国的投资;供应链布局方面,有33%的厂商正将部分工厂或是全球产品的生产转移出中国。

中国美国商会(ACCC)2022年6月的调查显示,有44%的美国企业推迟或减少在中国的投资,且若2023年中共仍持续同样的防疫政策,有7%的美商表示,会重新寻找区域总部地点,6%的企业会完全关闭在中国的营运,10%的企业会将生产制造撤离中国。

林雅铃表示,由此可知,中共“动态清零”政策可能造成企业的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出现无预警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经营充满风险与高度不确定性,与2020年疫情初起时相比,已有更多外资倾向转移生产地点,离开中国。

她表示,与欧商、美商等外资企业相似,在疫情及中共封控政策影响下,台商在中国的营运也大受影响,开始加快转移在中国的产能。

根据工总2022年6月的调查显示,有90.6%的台商认为中共封控措施对营运造成影响,有59.3%台商预期今年利润减少;此外,虽然仅有9.3%厂商考虑将产线移出中国,但有66.3%台商将增加中国以外地区的投资,另有12.8%台商将会结束在中国的事业营运,此为先前调查从未出现的情况。

其次,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022年7月对台湾企业的调查显示,有25.7%的企业表示已经把部分的制造或采购转移出中国,另有33.2%的企业正在考虑这么做。

CSIS进一步交叉分析显示,疫情并非台商自中国转移的唯一关键因素,企业对于美中两国5年之内是否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预期,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林雅铃表示,随着中国经营环境恶化,外资企业转移生产基地已渐成趋势,全球供应链分流的情况将会愈趋明显,但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中共与全球经济并未出现脱钩,外资更多是采取“中国+1”方式,即转移至东南亚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作为因应策略,尤其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今年初已生效,将推动东亚经济及供应链更进一步合作。

林雅铃表示,若中共防疫政策持续不变,导致中国经济与经商环境更加恶化,则外商投资将可能持续降低,将导致“中国+1”的投资布局比重增加,未来可能会更加倾向中国以外的地区。

责任编辑:李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