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美馆双建筑展 探索台湾战后建筑设计之美

《现代之眼──张肇康百年诞辰建筑纪念大展 暨台湾战后经典手绘施工图建筑展4月22日起在高美馆地下楼KSPACE展览空间展出。(高美馆提供)
人气: 7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3年04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方金媛台湾高雄报导)《现代之眼──张肇康百年诞辰建筑纪念大展暨台湾战后经典手绘施工图建筑展》巡回展,结合《张肇康百年诞辰建筑纪念大展》和《台湾战后经典手绘施工图建筑展》两档建筑展,4月22日起在高美馆展出,呈现传奇建筑师张肇康以及台湾前辈建筑师手工绘制的设计手稿与建筑模型。

高美馆长李玉玲表示,建筑师张肇康是近代建筑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华人建筑师之一,本次巡回展除展出张肇康的设计作品,还加入战后台湾资深建筑师如王大闳、陈仁和、李重耀,以及早期在台湾留下作品的国际建筑师之创作脉络,在尚未数位化的时代里,他们以细腻、严谨态度手工描绘的细部施工图面,期望能够带给当代观众不同的启发。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手绘施工图(东海大学提供)

王大闳建筑研究与保存学会策展人徐明松指出,张肇康是第一代接受包浩斯教育的建筑师,1946年他自中国第一所采用包浩斯教育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赴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IIT)深造,1949年进入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GSD),师从葛罗培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也是王大闳与贝聿铭在哈佛的学弟。1954年在贝聿铭邀请下,和陈其宽一起参与东海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这也是张肇康与台湾结缘的开始。

他说,《台湾战后经典手绘施工图建筑展》是一档对台湾战后前辈建筑师的致敬展,展出台湾前辈建筑师,以及早年在台湾留下作品的外国建筑师,如菁寮圣十字架天主堂的德国建筑师波姆、台东公东高工圣堂大楼的瑞士建筑师达兴登、八里圣心女中的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等人所绘制的细腻图面。建筑的诞生由图面开始,期盼能够梳理、回顾前辈建筑师所留下的图面以及设计轨迹,传承台湾多元丰厚的建筑文化。

此建筑双展为台北、新北分别巡展后,首次在高美馆地下楼KSPACE连袂呈现,展期自4月22日至6月11日止,期间有两场演讲、三场导览。◇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