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蒋万安都更2.0要超越柯文哲?

台北市长蒋万安日前推出都更5箭,盼加速台北市都市更新。(中央社)
人气: 33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04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台湾台北报导)台北市近8成建物屋龄超过30年,新任市长蒋万安视都更为上任首要任务之一,为了兑现承诺,起码第一任期四年内一定要有代表作。不仅绩效要超越前市长柯文哲,对于长期未解沉痾难题拿出执行魄力。但都更就像传道,埋下种子不知何时发芽,真要说市长任期内一定得有代表,恐怕没人可以承诺。“就怕重蹈斯文里案覆辙,耗费大量政府资源”,内伤市府元气。

北市20年来申请报核的都市更新事业计划1,058件,其中经市府核定实施535件。
北市20年来申请报核的都市更新事业计划1,058件,其中经市府核定实施535件。(陈柏州/大纪元)
北市20年来申请报核的都市更新事业计划1,058件,其中经市府核定实施535件。
北市20年来申请报核的都市更新事业计划1,058件,其中经市府核定实施535件。(陈柏州/大纪元)

都更处指出,北市20年来申请更新1,058件,核定实施535件,其中柯市长任内占400件左右。去(111)年核定40案,综效包括:安置现住户合法建筑1,550户、违章建筑户144户,更新后户数6,981户,截至去年底止,依都市更新条例划定都更地区(单元)1480处(市府划定258处,面积851.109854公顷;申请自划1222处,面积293.8701305公顷)。

目前“信维市场、广慈西南、广慈西侧(新进件)”是三个进度最被看好的案子,其中,被戏称“台北九龙城寨”的信维整宅位于信义路四段和大安路交叉口,屋龄逾50年、共490户,尚有2成住户未同意。其次,两年前向市府提出公办都更申请,的广慈社宅西侧案,座落信义区福德街84巷以西、林口街以东、林口街66巷以北及林口街80巷以南。基地面积达4,400平方公尺,也因为同意书过不了9成而卡关,信维平均持分8坪,容积上限1.5倍,还要跟建商分,“地主就想1坪换2坪,这怎么可能”。

因此,市府放宽公办都更案受理意愿门槛,自90%降至75%,并启动“公办都更台北队”,让专业团队提早进行评估、试算可分回多少楼地板面积等,期盼突破瓶颈,将居民同意书拉到90%,居民若充分了解权利变换价值后,就会愿意参与都更。

对于哪一案有望成为蒋万安的“代表作”?对此,都发局长王玉芬表示,“市长希望越早越好啦,但很难判断哪一个会先”,不过“信维案难度相对高一些”,因为住户对自身权利高期待,还牵涉一楼店家、违建户、住户持有单位太小等问题,能不能动还是要看居民意愿。

都更难在“人”的问题

知情人士坦言,都市更新从不是法令不够宽松,最大困难是“人”,不是法令多寡问题,经常听到某案审了10几年,其实是地主们自己在协调权益,真正进入公务审查程序顶多2年,“已经是尽全力了”。

一名不具名规划师说得更直白:“因为住户面它会影响到建商分配跟取得,为什么每次建商谈不成都要政府增加基准容积?问题是增加容积无法解决问题。因为地主知道他可以得到更多,所以会要得更多,变成恶性循环”。

“有的人觉得他就只有这次翻身机会,自认持有土地很有价值,所以漫天要价或干脆当‘钉子户’撑到最后,以为就可以拿到更多,用各种手段阻扰,要建商投降、掏更多好处给他”。

知情人士也坦言,信维案现在很多跳出来“代表大家”,其实都是维护自身利益,想要更多的“有些真的不是弱势”。

为了弥合建商与居民间的不信任,市府跳出来搭建平台,政府部门早一点去跟大家说明,教育居民正确认知,拉近期待与落差,“不要一直鬼打墙”,但居民也不要以为,公办就能要更多;其实硬要说申请都更案在4年、8年内完成,推动都更过程“根本是在传道”,现在谈不拢,埋下种子期待来年发芽。

都更处长陈建华澄清指,“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是两阶同意,跟着市政府可以要比较多,“没有这回事”,市府也是依法行政,不会因为公办都更多给容积,市府跟建商算出来都一样,只是大家会比较信任政府”。

耗时10余年水源都更案,有望近年内拆除,由住都中心担任实施者“城南水源公办都市更新案”3月公开征求出资者。终于要动土了!水源二、三期整宅更新会更新会理事长范秀华回首,当初反对者都笑她痴人说梦,还说“签出同意书,我头给你当椅子坐”。

范秀华说,当初要跟住户沟通真的很难,“像我的住户就直接跟我讲说,现在五楼我分一楼,那后面你盖二十楼,我是不是分四间?”

范秀华誓言,不管多难都要推动成功,走来10多年,终于露出曙光,“期盼明年可以拆,明年市长就可以来动土典礼了”。

一坪换一坪、容积一直加 最终推高房价

北市议长戴锡钦倡议,市府应提高容积奖励,只要公开透明,不会有图利问题,这样才能突破目前都更瓶颈。

对此,OURs都市改革组织研究员廖庭辉却有不同看法。他指出“容积要给在对的地方”,例如TOD捷运站容积可拉高,不会对交通造成冲击。不然无限给容积,周遭环境会无法负荷。

“一坪换一坪”是一个普遍迷思,正是都更推不下去很大原因。廖庭辉说,都更是地少房贵地区“玩得起的游戏”,如果居民“一坪换一坪”观念不改,都更只是沦为不断推升房价的市场机制,“不然怎会有建商愿意当实施者?”

廖庭辉表示,“容积扩张没太大用处”,有产权者彼此不信任、想要更多,信任基础没建立,容积放越多,住户只会要越多;“旧房子住了四、五十年,一毛钱不出,就想一坪换一坪,这根本不合理”。他表示,症结是分配问题,住户必须建立合理成本负担概念。

另一问题是“配套不完善”,廖庭辉指出,例如没产权弱势租客只能被赶走,政府必须有足够资源去承接,可参考纽约做法,给容积同时政策引导,规范建商一定年限内低价出租模式,用于安置弱势,城市必须能容纳各种阶层有机并存。

民团提醒蒋 勿走前朝老路

知情人士透露,柯市长与蒋市长要求有落差,“柯曾说过,都更只有贪心与更贪心的人之分”,而蒋市长却不认为,蒋觉得“要尽可能协助”,毕竟新旧市长要求角度不同,也提醒“不要像以前那种凭空喊价方式来做”,让他先有个底。但不管长官换谁,执行团队都是同一个,大家都会尽力做。

廖庭辉指出,新官上任三把火,现在住户也知道新团队想要有都更代表作,他们好整以暇,等待市府赶快释放出很多利多,“躺那等你给糖吃”,如果为了应付居民,就不断放容积给建商,“这不是图利,那什么才是图利”?

过度动用资源导致市府“内伤”,其实有前车之鉴,前市长柯文哲任内视为政绩的“斯文里”公办都更案,就是公部门耗费大量资源跟能量,让居民予取予求,案子终于在柯卸任前落成。廖庭辉指出,“说白了,如果台北市再做两、三个斯文里,台北市政府就要破产了”。

他呼吁蒋万安,如果走柯文哲老路,复制“斯文里”模式,放在信维案,这样就算推动成功,恐怕也将是蒋万安“第一个、也是唯一代表作”。

OURs主张,危楼不需签同意,政府公权力直接介入处理;如是老人老屋没电梯,以台湾都更速度“等到老人走了,都等不到”,要思考立即的安置或补助。与其做耗时不易整合都更案,廖庭辉建议市府更该把资源放在“修缮”更立即有效。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