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故宫古籍文书展 一窥古代绘本多元风貌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彩绘图籍”“阿哥养成记”展览。图为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修筑安平石岸)。(台湾故宫博物院提供)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3年09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彩绘图籍”“阿哥养成记”两个有趣的历史文书珍品和古籍展览。

台湾故宫表示,这两个展览,分别由故宫书画文献处研究员卢雪燕、助理研究员李泰翰及叶淑慧、陈龙贵策展,带观众一窥清代皇族子弟的上学生活,以及古代“绘本”的多元风貌。

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台湾故宫博物院提供)
养吉斋丛录
养吉斋丛录(台湾故宫博物院提供)
嘉庆御制诗扉页
嘉庆御制诗扉页(台湾故宫博物院提供)
乾隆御制诗扉页
乾隆御制诗扉页(台湾故宫博物院提供)
大统通占
大统通占(台湾故宫博物院提供)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彩绘图籍”“阿哥养成记”展览。图为太乙集成。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彩绘图籍”“阿哥养成记”展览。图为太乙集成。(台湾故宫博物院提供)

珍贵彩绘图籍 看古人观星及皇帝真面目

卢雪燕表示,“院藏善本古籍选粹─彩绘图籍”展出约在15至19世纪之间制作的彩绘图籍,包含地理图册、占卜、佛教经典,以及搭配皇帝肖像画的清帝诗文集。彩绘图籍因为颜料昂贵,以及写、绘分工,耗时费力等种种原因,相较于雕版印刷产出的版画图籍,数量稀少。

卢雪燕说,占卜类图籍如《太乙集成》《大统通占》等展现明代宫廷写绘浓艳重彩风格,彩绘星象插图突显古人敏锐的观察能力。

在地理图册部分,台湾故宫特别规划展出《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呈现了修筑安平石岸、重修台郡天后宫(今台南大天后宫)、台湾府城隍庙之台湾历史记忆,也可欣赏乾隆时期与明代彩绘有所区别,从大青绿转成小青绿,甚至浅绛山水的画风变化。

故宫典藏历代清帝的大量诗、文集,但其中附有皇帝御容彩绘插图者,则仅见乾隆、嘉庆父子二人,两位皇帝的御制诗及御制文扉页里皆如现代作者一般留下个人肖像,面容从年青到老,绘画风格略有不同,一揭帝王面目神秘面纱。

“阿哥上学去” 看皇族子弟的多元学习领域

“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阿哥养成记”,带大家来看看清朝皇族子弟们的学习历程。展览透过“阿哥上学去”“阿哥的功课表”与“阿哥的老师们”三个单元,一探清代阿哥学习生活的真实面貌。

叶淑慧表示,透过清代笔记、杂记材料,如展件中的《养吉斋丛录》可得知,阿哥们的学习时光从6岁至15岁,相当于台湾现今小学至中学阶段,时间从寅时(凌晨三至五时)进入书房,到卯时(五至七时)起学习汉文典籍,直到傍晚放学,放学后还要练骑射、背诵满蒙语文、复习汉文等,而阿哥书房全年无论寒暑,仅歇课5天。

叶淑慧表示,阿哥们的功课表则强调文武合一,并杂揉中、西科学,与中国历朝侧重文科学习大相径庭,授课内容包括儒家经典、诗词文赋、满蒙语文、骑射习武、书法练字及天文、数学等西方科学。

台湾故宫展出的《清嘉庆御制宗室训》特别强调母语(满语)及骑射的重要性,警惕皇子须维持“国语骑射”的满洲民族特色;康熙帝对西方科学极感兴趣,也鼓励阿哥们接触西学,如展出的《几何原本》,即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