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长庚大学工设毕展“重影” 关注复杂与多变需求

钟雨锜、苏泳晴、梁芷嫙同学(由左至右)为租屋族打造“永续祭祀套组”。(长庚大学提供)
人气: 6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04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长庚大学工业设计学系4月24日上午于校内活动中心三楼举办2024毕业专题校内成果展开幕式,同学们针对永续发展、科技应用、健康福祉、社会与文化等不同面向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探索。同时应用AI、AR在内的前曕科技整合设计,将焦点从使用者扩展到产业与社会,甚至是永续发展的层面,以提升设计的影响力,展现系统化设计思考能力。

梁琪(图右)、梁晴玫(图左)同学以回收玻璃为主体,设计“城市中途”候车站。
梁琪(图右)、梁晴玫(图左)同学以回收玻璃为主体,设计“城市中途”候车站。(长庚大学提供)

陈文志系主任表示,今年毕业学生的展览以“重影”为主题,意指影子本体外模糊不清、捉摸不定的部分,借此阐述新世代设计的特质,在多变且模糊的状态下,重新对焦、重新审视,作品探讨议题丰富多元。

张语如(图右)、高允萱(图左)同学希望为孩童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新体验。
张语如(图右)、高允萱(图左)同学希望为孩童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新体验。(长庚大学提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重视生态与永续发展的议题,陈主任指出,设计所面对的问题已愈来愈复杂,同时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为了让学生可以迎向未来快速发展且多变的社会,此次展览作品的设计主题,除了关注产品的使用者之外,也连结到全球的各类事件与永续发展议题。

钟佳霖(图左)、 罗郁婷(图右)结合线上、线下虚实体验,设计参拜月老体验组。
钟佳霖(图左)、 罗郁婷(图右)结合线上、线下虚实体验,设计参拜月老体验组。(长庚大学提供)

展览共计有30位学生参展,工设系指导同学们以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及生态系统(Eco System)的思维进行问题的探索与解析,提出创新的解决策略与方案。部分学生的作品除了实体产品的设计外,也加入服务或流程的连结,提出一个整合性设计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在这些作品中,苏泳晴、钟雨锜、梁芷嫙同学以“租屋族永续祭祀套组”,入围“2024金点新秀年度最佳设计奖”、循环设计类“金点新秀赞助特别奖”“金点新秀赞助特别奖”等3个奖项。作品使用电子纸银幕、灯光效果,增强科技祭拜仪式感;同时,透过手机App连结庙宇功能,提升传统信仰体验,并利用农民历提醒祭祀时间,方便搬家收纳携带,让租屋族及行动不便信徒在家就能贴近宗教信仰,寻求心灵平静。

梁琪、梁晴玫同学则以“城市中途”候车站,入围第10届新一代设计产学合作“体验生活组”, 作品融合永续发展的理念,以回收玻璃为主体,配合灯光呈现不同的城市风景;并结合节能科技资讯显示和APP,为候车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Biosphere透过系统化方式整合动、植物园,配合探索设备与APP功能,让孩童透过五感与环境互动,提升其对自然生态的感知与认同。“月来月爱你”则是一款参拜月老的体验组,结合线上APP与线下实体签筒、红线手链配件等互动方式,融合月老传统的爱情祝福与现代恋爱需求。

TraceBack是AR乐龄运动辅助设备套组,以扩增实境游戏引导长者训练和增进运动持续性,可精准侦测动作的准确度,创造居家乐龄沉浸式运动体验。

另有针对灾难与战争议题的设计,如SUPorter为一款专为山难迅速救援所设计的轻量化全域担架;Pluviam净水车则是为大量基础供水设施被毁的乌克兰平原地区设计,以越野工程车与配套的供水/净水系统,旨在为缺乏基础设施的偏远地区人民、战区难民提供临时性的生活用水支持。

陈文志指出,长庚大学拥有丰沛的学习资源,工设系结合学校的发展方向,教导学生应用AI与数位科技进行跨领域的学习,同时运用设计思考与生态系统的思考模式,除训练学生的基础设计专业知能外,也培养学生跨领思考与生态系统整合的能力。同学们将四年所学呈现在毕业作品上,校内展将持续至4月28日,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在学生活动中心三楼展出;5月24日至27日则将移至南港展览馆2馆“新一代设计展”参展,欢迎大家踊跃前往参观。◇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