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低迷 物流仓库和工业园区大量空置

【大纪元2024年06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夏雨综合报导)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房地产危机迟迟未解,消费者捂紧钱包。曾经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物流仓库和工业园区面临空置率增加、活动放缓的局面,是经济疲软的另一迹象。

彭博社6月25日报导,物流中心租户却越来越少,迫使业主削减租金并缩短租期。拥有中国商业地产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股价暴跌,一些基金经理预计租金收入将进一步下降。

房地产咨询公司表示,华东和华北地区物流地产的平均空置率接近20%,为多年来最高水平。越来越多的仓库正在建设中,让问题更加严重。晨星公司房地产板块股票分析师李信孚(Xavier Lee)表示:“我们正面临中国物流和工业地产供应过剩的问题。”(延伸阅读:中国5月制造业PMI又萎缩 经济前景黯淡

物流仓库空置率增加

随着购物者变得更加节俭,国内电子商务增长一直缓慢。据数据提供商Syntun称,今年618电商购物节期间,商品总交易额(GMV)较去年同期下降7%,至7430亿元人民币(1020亿美元),这是销售额首次出现下滑。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促使企业将部分制造业务转移到海外,再加上跨境贸易放缓,冲击主要以出口为主导的中国工业活动。根据中共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作为工业界晴雨表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点,表明制造业活动收缩。而4月份是50.4点。企业对中国大陆仓储设施的需求也在减少。

根据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的数据,许多物流物业聚集的华东地区的仓库空置率在第一季度攀升至19.2%,高于全国均值的16.5%。高纬环球跟踪的20个中国主要城市中,有13个城市的物流租金在第一季度环比下降,其中北京和深圳的降幅最大,分别下降4.2%和3.9%。

工业园区正在失去企业

中国工业园区也正面临跨国、本土企业外流问题。高力国际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北京商业园区整体空置率为20.5%,高于全国均值。在广州,一些跨国公司因疫情后经济复苏萎靡不振,正在关闭工厂并改变业务战略。

瑞士医疗保健制造公司龙沙集团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在战略评估后关闭一家药品制造厂。

中共当局6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衡量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指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连续12个月下降,表明中国已经不太吸引外国投资者。虽然外商仍未完全撤出对中国的投资,但这一数字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租户竞争非常激烈

基汇资本(Gaw Capital Partners)中国区总裁彭庆邦(Humbert Pang)表示,现在每个人都在削减成本,一些物流地产即使是有公司进驻,租金预计也不会上涨。

“目前租户的竞争非常激烈。”ESR Group Ltd.董事总经理Luke Li在6月中旬关于物流行业的在线会议上表示。

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房地产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和其它国家拥有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冷链仓储设施和制造工业园区。Li补充说,为了让仓库保持有人使用,房东一直在向租户提供灵活的租金条款、更好的便利设施和其它优惠。

根据ESR最新的财务报告,2023年其大中华区收入较上年下降20%。消费者信心减弱和租赁需求下降是主要原因。

丰树物流信托(Mapletree REIT)总裁黄洁(Ng Kiat)在4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未来12个月中国环境仍将动荡不定。目前需专注于留住租户,并出售一些表现差的中国资产。

责任编辑:叶紫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下滑产能过剩 或向世界输出通缩
中国经济持续放缓 5月瑞士手表出口下降
印尼拟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200%进口关税
英国对华销售军备相关物品 专家示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