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关注三中全会能否启动政改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0月10日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记者燕明10月9日报导)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海内外舆论关注会议是否能够启动中国的政治改革,一些学者也纷纷上书提出建言。

香港星岛日报星期三报导说,这些写给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或其他相关领导的公开信所持立场,可谓左、中、右包罗万象。虽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这些建言对中国社会现状的评价在一些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各方均认同腐败、贫富不均、发展失衡等是当前症结。各方均认为当前的症结在于腐败、贫富不均、发展不平衡等等。所谓立场上的分歧则主要表现在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的评论人士刘晓波表示,根据他的观察,知识界与民间对于上书的问题有共识也有分歧。他说:“大家看法是大致是一样的,对于解决腐败的问题大都有一致性的看法,都认为要有一种比现行制度更有效的分权制度,司法独立才能解决。对于两极分化的看法分歧比较大,社会受损阶层,当然有重新再分配财产的倾向。致于富裕阶层,包括知识界的很多人认为,两极分化是改革过程中或是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曾担任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的助手林牧补充说:“我们觉得江泽民的控制,他对中国民主的败坏、社会道德的败坏对所有中国人的危害最大。还有教育制度的败坏是最可怕的,把学校办成商店了,把研究机构、医院也都办成了商店,这会影响下一代的。”

据悉,提出以所谓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学者蒲文忠,还有以亲身经历为素材描写包括六四事件等中国近代政治事件的“残酷的光荣”一书作者李卫平(音),此外福州政治意见人士林幸书(音)也发表致胡锦涛的公开信,这些人士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才是根本。蒲文中表示,中央在政府机构改革中放权,却导致权力向地方政府部门集中,形成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成为加剧腐败的温床,这说明单独的行政体系权力调整显得力不从心。

李卫平认为,目前经济发展却造成并非不可避免的过于高昂的社会代价,因此抓紧革命来临前最后短暂的稳定时期,主动进行改革实在是政府的最佳选择。

对于如何解决中国堆积如山的问题,刘晓波的看法是,中国应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大家的共识,包括体制内的智囊及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都是这样看的。但政治体制改革是至上而下还是至下而上的,是靠公民权力的发育,公民权力的获得,主要是这样一种分歧。”

而林牧认为现在的社会问题不是现在的领导人造成的,是前一任遗留下来的,但是如果现在的领导人按照江泽民控制而影响改造,老百姓会把这些旧账都记在现在的领导人身上。

(根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唐人专访:杨小凯分析中国经济前景(1)
北京加紧言论控制政改无突破性进展
新唐人专访:杨小凯分析中国经济前景(2)
大陆名校学生认为政改是中国走向小康的关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