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 简要新闻

标签:

【大纪元10月16日讯】(美国之音记者2003年10月15日日报导)   ◆ 中国太空人返回地球 中国国家媒体报导说,中国第一位太空人已经返回地球。中国在一天前成为历史上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新华社】报导说,宇航员杨利伟乘太空船航行大约20个小时,环绕地球14周,星期四早上在内蒙古着陆。报导还说,中国航天指挥中心宣布,这次人类宇航成功。还说,宇航员杨利伟现在很安全,健康状况良好。报导还说,杨利伟已经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话,胡锦涛对他的飞行成功表示祝贺。

◆ 布什讲话辩护减税政策

美国总统布什在前往亚洲和澳大利亚六国访问时,途经加州访问。布什星期三在加州发表讲话,为他的减税政策辩护。 他说,这个政策将促进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布什会在星期三晚些时候出席几个为他今年晚些时候竞选总统的募捐活动。星期四,他将与新当选的加州共和党州长施瓦辛格会晤。布什将从加州前往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和泰国。他将出席那里的年度亚太经合首脑会议。白宫官员说,总统在亚洲之行中,将把安全问题作为核心事务。

◆ 布什谴责加沙爆炸袭击

美国总统布什谴责星期三在加沙地带发生的美国外交车队爆炸事件。这次事件炸死三名美国安全官员。布什表示,巴勒斯坦当局领导人应该为此事件负全责,并且说,巴勒斯坦当局早就应该与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作战。爆炸发生后,美国驻以色列使馆建议所有美国公民远离事件发生的地区,并且尽快离开加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都谴责了这起事件。几个激进组织都否认参与这次爆炸事件。

◆ 美称杀捕从叙入伊袭击者

美国军方官员说,军队杀死或逮捕了一些试图从叙利亚进入伊拉克的人。他们说,有人向美国巡逻直升飞机开火,直升飞机做好防范,紧急着陆,枪战随之爆发。官员们说,美国方面没有伤亡。但是叙利亚官员否认这个事件的报导,并且说,过去也曾有过类似的指控。

◆ 纽约渡轮冲撞12死10伤

星期三下午,纽约市一艘渡轮在航程终点靠岸的时候发生意外冲撞,造成至少12人死亡,10人受伤,有些人伤势严重。当地官员说,事故发生在渡轮抵达纽约市五个行政区之一的斯塔滕岛的时候。他们说,出事时风很大,显然渡轮的驾驶员没有能够在抵达码头的时候减速。当局说,他们正在对事故进行调查。目击者说,一些乘客跳水逃生。一些伤者失去上肢或下肢。渡轮每天往返于斯塔滕岛和纽约经济与金融中心曼哈顿,接送数以万计上下班的人。

◆ IAEA干事前往伊朗施压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星期三前往伊朗,向伊朗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伊朗全面公开它的核项目。巴拉迪说,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伊朗在10月31号以前证明没有开发核武器,这个期限不可能推后。巴拉迪说,国际武器检查员看到伊朗在合作方面有进步,但是还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信息。巴拉迪计划星期四会见伊朗官员。伊朗说, 他们的核项目完全用于民用发电。

◆ 伊巴迪称不会竞选政职

伊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伊巴迪说,她不会竞选政治职务,但会增加她在人权和民主改革方面的工作。 在星期二晚上返回伊朗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这位律师和人权活动家在星期三再次呼吁立即释放伊朗的所有政治犯。伊巴迪说,她将继续为人权而斗争,并用她新的知名度来支持“沉默的人们”。伊朗政府对伊巴迪获奖采取低调,德黑兰批评说,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决定有政治动机。

◆ 布什称赞日本援伊举动

美国总统布什称赞日本许诺捐款十五亿美元资助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是勇敢的举动。布什准备到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六个国家进行六天的访问,他在加利福尼亚对媒体说,这个举动有助于动员国际社会对建立一个稳定、和平与民主的伊拉克给予更多支持。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星期三在东京宣布了援救计划,并且说,这些钱将用于伊拉克的电力、教育、水源和健康项目。日本发布声明后两天,布什在东京会晤了小泉首相。对伊拉克的国际援助会议将于下周在马德里举行。

◆ 美外交车队加沙被炸

美国外交车队在加沙地带被炸,三名美国安全官员被炸死。随后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建议,所有在加沙地带的美国人撤离。这枚炸弹显然被人埋在路边,当美国车队经过巴勒斯坦的哈诺恩城附近时爆炸,美国驻以色列大使科特泽说,爆炸事件的受害者都是美国大使馆通过合同雇用的警卫人员。几个激进组织否认与这次事件有关。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谴责这次攻击行动,他指责巴勒斯坦领导层长久以来没有采取行动同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做斗争。

◆ 阿塞拜疆选举初显结果

阿塞拜疆的选举官员说,初步的部分点票结果显示,现任总理小阿利耶夫在大选中领先其它参选者,将接任他的父亲老阿利耶夫的总统职位。中伐举委员会发表这个声明之前,警察和示威者在反对党穆斯林民主党总部附近发生冲突。穆斯林民主党领导人冈巴尔对他的支持者说,他应该当选总统。他敦促支持者同据称阿利耶夫政府的选举舞弊做斗争。现总理小阿利耶夫与7名候选人竞争,试图接过80岁的老阿利耶夫的总统职位。老阿利耶夫本月初因健康原因退出了竞选。

◆ 玻利维亚抗议活动再起

星期三,玻利维亚的抗议活动再起。数千名反政府示威者在全国各主要城市游行。示威者仍然要求总统德洛萨达辞职,但德洛萨达拒绝下台。当地电台报导说,在离首都拉巴斯一百公里的帕塔卡玛亚城,矿工与政府军发生冲突。还没有伤亡报导。人权组织说,三个星期的示威活动已经造成至少60人死亡。玻利维亚这个南美最贫穷国家的工会和其它国内组织一直举行游行,反对政府及其自由市场政策。

◆ 美建议美国人离开加沙

在加沙地带星期三发生美国外交车队被炸,三名美国人丧生事件之后,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在网站上建议所有在加沙地带的美国人尽快离开,同时避免前往发生爆炸的地区。当地官员说,事件中还有一名美国人被炸伤,伤势严重,已被空运到医院。据报导,遇难者是美国警卫人员。爆炸看来是埋在路边的炸弹所致。目前还没有任何方面声称对爆炸负责。巴勒斯坦总理库赖在事发后立即谴责了这次袭击事件,并呼吁美国和巴勒斯坦方面联合调查这一事件。据报导,美国调查人员已经抵达爆炸现场。

◆ 美告公民在沙特需警觉

鉴于有警告说沙特首都利雅德两座大楼有可能成为炸弹攻击目标,美国驻沙特大使馆警告美国公民提高安全警惕。沙特星期一向位于利雅德市中心的王国大厦和费萨尔利亚两座摩天大楼租户发出警告。这两座楼在利雅德是最高和最容易识别的建筑。美国大使馆说,至少一家美国租户在得到警告之后,暂时关闭了大楼内办公室。美国大使馆警告所有美国公民要高度注意个人安全。

◆ 北约组建快速反应部队

北约组织成立新的快速反应部队,这是北约在应对恐怖主义等新国际威胁之际,为增强其全球延伸能力而组建的新部队。北约盟军最高指挥官、美国上将詹姆斯﹒琼斯正式宣告这支部队的成立。他强调,这标志着北约历史上一个重大转变,重心从欧洲防务转向全球范围。这支部队最初核心兵力有九千人,预计到二零零六年将扩充到二万人。快速反应部队将得到北约海空力量支援,一旦形势需要,预计将有能力在五天内把首批部队部署到位。

◆ 印拘捕激进印度教领袖

印度警方星期三逮捕了立场激进的印度教领袖、世界印度教理事会副主席吉里贾﹒基肖尔,以防止他在阿约提亚镇一个由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各自宣称为圣址的地方煽动印度教民。印度北部一位高级官员说,当局是在基肖尔前往阿约提亚镇的路上将他逮捕的。 这名官员说,基肖尔不顾政府禁令,当时准备星期五在有争议的地点附近领导一个有几万印度教徒参加的集会。那里曾建有一座清真寺,但是十一年前被一伙印度教徒捣毁。

◆ 教皇登基周年庆谢教徒

罗马天主教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出任教皇二十五周年之际,向为他祈祷的教徒表示深切谢意。星期三,约翰﹒保罗二世在星期四登基二十五 周年到来前夕会晤了最后一批教民。数以千计来自世界各地的罗马天主教教徒星期三汇聚在梵帝冈圣彼德广场,聆听教宗宣道。 教宗邀请所有罗马人和朝圣者与他一道参加庆祝他登基二十五周年的弥撒。 这位八十三岁的教宗星期三的讲话比最近几个星期内其它讲话嗓音要清楚得多。 人们对年事已高、患有帕金森病的教宗一直感到担心。 梵帝冈枢机主教皮奥﹒帕格希对路透社说,虽然教宗年迈体弱,但是他思路清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 各国祝贺神五发射成功

两个最先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祝贺中国成为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中国一个重要成就。NASA祝愿中国继续进行安全的载人飞行项目,并提到中国在探索宇宙方面的悠久历史。俄罗斯太空署一位官员也赞扬中国,欢迎中国加入他所说的宇航大国俱乐部。欧洲太空署主任说,中国历史性飞行将创造更多空间合作的机会。日本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祝贺中国载人太空飞船发射成功,并祝愿飞船安全返回。美联社援引越南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这次神五发射成功是中国一次伟大成就。中国官员说,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使命进展顺利,神舟5号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正常。数以千计的人星期三聚集在中国西北部的戈壁沙漠,目睹和欢呼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 港澳办官员训示惹争议

正在北京访问的一个香港公务员代表团表示,他们在访问期间没有受到中国港澳办官员的“训示”。星期二,香港媒体报导说,港澳办副主任徐泽就公务员政治中立问题“训示”到访的香港公务员代表团,表明公务员不存在政治中立,公务员应该支持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否则就不配在特区政府中任职。公务员代表星期三向星岛日报表示,有关报导歪曲了徐泽的意思,他的本意是说,政治中立应建立在基本法、一国两制和爱国爱港基础上,不能因政治中立,便不支持基本法有关条文。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王永平强调,政治中立是一项很重要原则,但政治中立与支持政府施政并不矛盾,支持政府落实政策是公务员的天职。

◆ 美促安理会表决新决议

美国表示,将于星期三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对一项修改过的有关伊拉克问题决议案举行表决。新闻报导说,美国、英国以及西班牙共同提交的、经过修改的决议案预计将获得通过,但是某些安理会主要成员国投赞成票还是弃权目前尚不清楚。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星期三表示,莫斯科希望看到一个获得安理会全体十五个成员国共同支持的决议。但是伊万诺夫没有表明俄罗斯将投否决票。新决议案给伊拉克管理委员会设下十二月十五日的最后期限,要求在此前制定出起草宪法和全国选举的时间表。

◆ OIC国家商讨经济一体化

伊斯兰会议组织三年来首次高峰会继续在马来西亚进行,星期三集中讨论经济一体化问题。伊斯兰会议组织说,应该设法增进伊斯兰国家间贸易和投资。但有关官员同时警告说,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纠纷仍阻碍伊斯兰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伊斯兰会议组织代表拟订一份决议草案,承认美国所任命的伊拉克管理委员会, 但同时敦促联合国在把伊拉克政权交还给本国人民的问题上制定出时间表。

◆ 韩非作战替换部队赴伊

韩国向伊拉克派出两批非作战替换部队的第一批。同时,韩国国内仍在辩论是否接受美国要求,向伊拉克派遣作战部队。韩国军方星期三说,近三百名官兵是五百名替换部队的第一批。目前大约有六百名韩国医疗和工兵部队今年五月以来一直在伊拉克纳西里耶镇美军基地工作。华盛顿要求汉城派出数以百计的作战部队,并希望韩国在本月底以前做出决定。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韩国人反对向伊拉克派遣作战部队。

◆ 南北韩就核问题再较力

韩国政府高级谈判代表、韩国统一部长官丁世铉敦促北韩政府缓解因其核野心而引发的危机。丁世铉星期三在平壤出席南北韩部长级会谈时,向北韩代表发出这一呼吁。他敦促平壤尽快同意参加有关北韩核问题新一轮六国会谈。但北韩首席代表金灵成拒绝了韩国的呼吁,说核危机解决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努力。金灵成敦促南北韩合作对抗他所说的美国敌对政策。北韩代表团说,对核项目问题他们不想继续讨论下去了。

◆ 被绑架日人盼家庭团聚

在八十年代被北韩募绑架,并在一年前返回日本的五名日本公民,要求北韩允许其家人返回日本。这五名四十多岁的日本人一年前获准离开北韩,他们最初计划是回日本探亲两个星期,但东京拒绝把他们送回平壤,而平壤则拒绝允许他们的家属离开北韩。

◆ 美阿部队再清剿塔利班

阿富汗官员说,经过一天激烈战斗,美国和阿富汗部队已把塔利班武装分子赶出乌鲁兹甘省中部一个山村。当地官员说,星期一晚上爆发的这场战斗至少打死七名塔利班分子,俘虏十二人。他们说,至少有两名阿富汗士兵阵亡,数人受伤。驻阿美军表示,鉴于行动仍在继续,不便对此发表评论。自从美国领导的联军在二零零一年推翻激进的塔利班神权政府以来,这一地区一再遭到塔利班武装袭击。

◆ 沙特淡化公开示威意义

沙特阿拉伯淡化星期二在首都利雅德发生示威活动的意义。这次由年轻沙特人举行的公开示威在沙特非常罕见。内政大臣纳伊夫对沙特官方媒体说,他很高兴地看到,并没有很多年轻人响应流亡组织发出的抗议号召。他说,参加集会的只有一百五十人而已。设在伦敦的沙特反对派组织伊斯兰改革运动敦促沙特年轻人在利雅德中心集会,要求改革,并释放被关押的反政府人士。发生示威时,沙特红新月会正在举办一个国际会议,探讨和平与战争下的人权。

◆ 巴釐岛五名被告被判刑

印尼巴釐岛一个法庭星期三又将五名卷入去年十月巴釐岛爆炸案的被告判处监禁。法庭判处五名被告三到五年不等的监禁。法院裁定他们协助了巴釐岛爆炸案爆炸杀手伊姆龙藏匿在婆罗洲,伊姆龙今年一月在婆罗州被逮捕归案。上个月,印尼法庭因伊姆龙参与造成二百零二人死亡的巴釐爆炸案而将他判处终身监禁。 印尼当局表示,东南亚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与巴釐岛爆炸案有牵连。

◆ 利比里亚过渡政府掌权

联合国对利比里亚权力分享过渡政府的建立表示欢迎,但同时告诫说,新政府也将面临挑战。安南秘书长表示,利比里亚新政府在星期二宣誓就职,这是这个西非国家的一个转折点。安南同时提醒说,在经历了将近十五年几乎无休无止的内战之后,新政府将面临严峻挑战。安南敦促利比里亚所有武装团体立即开始解除武装。宣誓就任过渡政府领导人的商界人士布莱恩特誓言捍卫宪法,并表示,他的当务之急包括重建利比里亚经济。布莱恩特面临的艰巨任务还包括遣散国内数以万计武装人员,并为两年之后举行全国大选做准备。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攻击直升机在印太首射新型导弹 击沉船舰
7月4日独立日 在哪看南加州壮观的烟花
社区座谈 杭市长与议员答争议性市规
南加州小西贡夜市 每周末欢庆到9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