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茉莉﹕新任中文独立作家笔会理事感言

茉莉

标签:

【大纪元11月23日讯】2003年11月18日,国际笔会属下的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全体会员通讯大会选举结束。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茉莉,祝贺你成为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理事!”

我却没有一点兴奋之情。相反,由于受笔会同仁们错爱,当选为理事,我深感自己责任沉重。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国际笔会的历史,回顾一下中文独立作家笔会的产生,再认识一下当前中国独立作家的写作自由被剥夺的现状,那么我们就可以看清:新选出的理事会所面临的,是一个何等艰巨的任务。

由英国女作家道森‧司各特发起、于1921年成立于伦敦的国际笔会,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文学组织,而是带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保护作家权利的民间机构。当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巨大浩劫,促使许多作家寻求避免同样历史悲剧重演的道路。他们因此组织起来,为保卫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精神财富共同努力。

在这样一种指导精神下出现的国际笔会,其成员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批作家。国际笔会的第一任主席是英国作家、1932年诺贝尔文学文学奖得主约翰‧高尔斯华绥。在笔会的会员中,鼎鼎大名的作家有一串长长的名单:英国的托马斯‧哈代、爱尔兰的叶芝、比利时的梅特林克、丹麦的尼克索、印度的泰戈尔、法国的罗曼‧罗兰和纪德、---。

国际笔会成立不久,就面临着二战的严峻考验,欧洲大多数笔会中心都成了纳粹迫害的对象。只有设在伦敦的国际笔会秘书处仍在行使职权,他们在炮火震天的时期救助各国流亡作家,并于1941年在英国召开了一次大会,讨论拯救人类文化和保卫作家创作自由的问题。这次大会的召开,不仅加强了被纳粹迫害的各国作家对人类未来的信心,也鼓舞了正在抗击法西斯的英国人民的士气。

今天,欧洲的战争--无论热战还是冷战,都已经结束,但国际笔会的宗旨仍然不变:“笔会不是工会,也不是文学代理商,它是一个可供作家自由讨论他们工作的论坛。它还是一个为因批评他们的政府或发表其它不受欢迎的观点,而被囚禁或被侵扰的作家们发表言论的空间。”

正由于世界上还存在着对于言论、写作自由的侵犯限制和新闻检查制度,国际笔会才具有存在的意义。2001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国际笔会年会上,“中国独立作家笔会”被接纳为新分会成员,成为国际笔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台湾、香港一些作家组织申请入会受挫的情况下,国际笔会对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的热情接待,表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作家人权状况的深切关注。

为了表示对中国独立作家笔会的认同和支持,国际笔会中的一批著名作家如捷克的哈维尔、英国的拉什迪、波兰的米沃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南非的戈迪默、爱尔兰的谢默斯希尼、德国的格拉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成为中国独立作家笔会的荣誉会员,

尽管中国大陆有四个作家组织加入了国际笔会,但是长期以来,他们对中共当局侵犯作家人权的状况视而不见。因此,能够真正按照笔会宗旨,承担起为受迫害作家争取自由这个重大的责任的,就只有我们这个在国内外拥有成员的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了。

在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新的一届理事会产生之际,让我们重温国际笔会的基本宣言:“国际笔会主张思想的自由传播。会员将全力反抗任何形式的思想箝制……为了使世界朝向更合理的政治、经济程序,国际笔会深信对政府的自由批判有绝对的必要……。”

面对“冤狱满天下”的中国,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因写作而陷狱的现实,中文独立作家笔会将如何“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如何能够不负使命,不辜负国际社会和国内受迫害者对我们的期望?这样严肃的问题,需要新上任的理事会以实际行动做出回答,也需要全体会员做出努力。

国际笔会的精神骨髓是反抗强权的,但愿我们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对强权的抵抗,不只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大纪元首发 转载请注明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苏黎士网赛第二轮 克莉丝特丝晋级八强
茉莉﹕祝贺刘荻生日——新一波人权运动兴起
【专栏】茉莉﹕在捷克向哈维尔和达赖喇嘛求助
【专栏】茉莉﹕令西藏流亡政府头疼的一个难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