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迟迟未能摆脱困境

标签:

【大纪元2月4日讯】(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特稿)农历新年是中国人的喜庆日子,不过,相信今年大部分香港人及政府主要官员都无法快乐地度过这个节日,因为从一些数据都显示,香港至今无法摆脱经济困境。

前几天政府公布的数字显示,本地失业率在前几个月从高位调降后,最近又有回升迹象。

香港于一九九八年初受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后,经济恶化,失业人数上升,并于去年五月创下百分之七点八的历史纪录。但自此比率开始回落,同年七至九月的季度为百分之七点一。不过,最新数字显示,去年十至十二月的失业数字回升至百分之七点二,失业人数为二十五万三千人。

根据资料,目前本地失业人口中,以三十至五十九岁的群组最为严重。一些学者指出,这个群组的市民教育水平较低,属于非技术工人,经济不好,他们最受冲击。

另据统计,目前香港三百五十二万劳动人口中,约百分之四十以上只有中学以下程度,完全缺乏竞争力。

科技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近日接受本地报章访问时,预期短期内失业率仍会维持在百分之六点八至百分之七点三的高水平;要改善失业问题,只能寄望一些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上马,包括连接香港、澳门及珠海的大桥,以及香港成功开设物流中心,提供就业机会。

虽然不少学者专家认为,要改善失业问题并无他法,只能寄望经济复苏,但政府各部门仍绞尽脑汁,思考协助市民就业的方法。近期政府就提倡本土经济,拨出土地重建已经式微或消失的夜市或露天购物商场,透过某些优惠措施鼓励失业人士自行创业。

目前本地已建立了多个具特色的夜市和露天购物场,招徕不少市民游玩或购物。但实施至今,一些舆论却质疑此举是否有效,因为投标经营者大都是附近商店老板,他们只是找来失业者冒认顶包投标。此外,他们认为,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这些露天商场只是抢走附近零售店的生意,对整体经济并未带来效益。

除了失业问题外,已经持续了五十个月的通货紧缩,至今也仍未改善。

近日官方公布的数字指出,去年十二月的通缩为百分之一点五,比十一月的百分之三点六有所改善。但政府官员指出,如果扣除某些特别因素,十二月的通缩情况实际上没有改善。官方预测,去年全年的通缩平均达到百分之三。

通缩代表本地市民消费疲弱,而消费者不敢消费,最后只会导致饮食及百货等零售店裁员或倒闭,制造更多失业者。

为了刺激消费,改善通缩,政府去年宣布连串稳定楼价的措施,希望挽回市民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稳定价格,但成果似乎有限。根据香港政策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数字,港人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指数只有五十九点七分(满分为二百分),创下十四个月的新低。

有人预期本地的通缩年内会持续好转,但也有人忧虑,政府为了开源节流,正准备加税及削减公务员薪酬,这些举措最终只会令市民更加不敢消费。他们指出,经济迟迟没有好转,已有不少市民心存“未雨绸缪”的心态,不敢胡乱消费,而今又传出政府减薪及加税,其结果只会进一步削弱市民的消费意愿。

失业及通缩是当前香港经济所面对的两大难题,政府固然急于思考解决之道,但当前政府首要解决的,却是其财政赤字。

金融风暴过后,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收入年年减少,开支却相对增加,入不敷出,估计本年度的财政赤字就高达七百亿港元。政府财政出现赤字,外界都忧虑这会令国际社会对香港失去信心,影响香港的金融体系。为此,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其最新发表的年度施政报告中,已把改善财赤的工作放在首位。

近日外界不断传出,政府很可能会加税及削减某些拨款来减少支出;而削减公务员薪酬也势在必行。

对于政府一方面要改善通缩,一方面却要加税来消减财赤,部分舆论对其成果提出了质疑。信报最近发表的社论指出,如果政府为了削减财赤而加税,增加市民的负担,却只会令市民更加不敢消费,以致通缩问题无法获得解决;通缩不消失,经济无法活络起来,最后又是一潭死水。

所以,有人认为,目前政府所面对的连串经济问题,其实就像一个生物链,经济复苏处于最上层位置,这个问题一旦获得解决,失业、通缩和财赤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问题始终存在。

经济阴霾一天不消失,香港民间从金融风暴以来所积聚的怨气恐怕仍难以消散。面对如此境况,不但政府高层官员在农历年间仍要思索振兴经济之道,而市民面对失业及经济问题困扰,相信也不能畅怀地彼此“恭贺新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人民币遭遇多重贬值压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敌价格战 日本车企5月在华销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