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登辉在“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国际研讨会致词全文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6日讯】

陈总统、(吕副总统)、各位贵宾、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今天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群策会所举办的国际研讨会,就“‘一国两制’下的香港”这个国际关心的议题进行讨论。尤其感谢陈总统亲临致词。

香港的问题之所以会受到国际重视,主要在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她曾经是中国早期对外交往的门户;在南京条约后,成为英国长期殖民统治下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制度洗礼的一块土地;在英国的经营下,因享有高度的繁荣与经济自由,发展成为国际与亚太的重要自由港埠,被誉为东方的明珠。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当香港再次受到国际瞩目的时候,已然是一九九七年的回归中国;尽管中国曾经承诺“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但是国际上真正关心香港前途的人都不禁要怀疑,香港能否在回归共产专制体制下的中国后,继续保有其自由与经济繁荣?自由和专制的体制之间如何融合?是中国要走向香港的自由民主,或是香港要过渡到中国的专制体制?

从香港回归中国后这六年来的政经发展来看,似乎正一步步暴露出香港接受“一国两制”的局限性与结构性问题。在经济上,原本期待藉由中国市场,持续香港繁荣的幻想正逐渐破灭。在政治方面,中国五十年不变的政治承诺,也因为香港政府打算依基本法二十三条订定国安条例的事件而受到严厉的质疑与挑战。

事实上,香港这六年来政经困境的真正症结,正是香港丧失自主性与主体性的结果。因为“两制”终究还是必须服膺在“一国”的发展架构之下;“两制”的虚幻只会模糊掉人民对主体的认同与自主性目标的追求。过去认为香港只要依赖中国市场就可以进一步获得繁荣的人,最终只让香港沦为中国在珠江三角洲的门户;因为他们在将香港的发展寄托在中国的发展的同时,相对失掉了让香港自己继续成为东方明珠的意志与努力。而过去把希望寄托在维持“两制”与现状的人,最后则发现中国中央的“一制”正侵蚀着香港人民的意志与自由;就在港人观望“两制”的同时,相对的已经失掉对于香港自由与民主追求的意志与时机。

相对的,台湾在过去这十余年来之所以能在政治与经济做大幅的改革与转型,展现蓬勃的活力,正是因为台湾抛弃对中国的不切期待,以台湾自己作为施政的主体,以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福祉与意志作为施政依归的结果。各位试着回想过去,如果我们仍旧继续停留在“反攻大陆”、“戒严体制”的年代,而不是以两千三百万人民作为主体,依序推动老国代的退职、修宪、国会改革及总统的直选等民主改革,台湾能有今日蓬勃的政治民主吗?如果台湾没有走向务实外交,没有主张自己只代表在台湾的两千三百万人,而是继续在国际上宣称自己代表中国,继续和中国进行“一个中国”的代表权之争,那台湾又会有什么国际空间呢?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将台湾的经济成长寄托在中国市场,而未能积极强化国内投资、进行产业转型、技术研发与国际化布局,那台湾未来是否也只能沦为中国对外的门户之一?

台湾人民对于过去这十余年来的经济成长与民主改革确实可以感到自豪,但我仍必须提醒,台湾主体性的发展并非没有危机。台湾的主体性仍是脆弱的,需要更进一步的强化。台湾人民除了要面对中国持续以“一个中国”对台湾进行经济与政治的吸附之外,更要面对台湾内部附和中国势力的声音,以及台湾人对于自己当家作主意志与决心的弱化。台湾人民不能在享受现有自由、民主与繁荣的同时,忘记台湾先贤与自己走过的路,忘记民主与自由是需要人民以行动来捍卫和深化的事实。

香港人民这次以行动来捍卫自己的政治自由,正好是给台湾人民最大的教育与警惕。因为,正当香港民众以为未来五十年可以“马照跑、舞照跳”的同时,中国专制的手却已经不知不觉的伸向香港。如果不是因为香港人民有所自觉,展现人民的力量与决心,中国的专制将取而代之。同样的,台湾人民如果只是沈醉于享受目前的成果,忘记过去的民主改革之路,不积极主动地去捍卫或深化自己得来不易的主体性与民主成果,则过去的复辟与保守势力都将再卷土重来,伺机将台湾再度带回到“一个中国”的阴影之下。而这也正是台湾人民在未来一年即将面临的最大危机与抉择。

从前述的角度来看今天“‘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不论对香港、台湾、中国或是国际而言,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参考价值。个人期待,今天与会的学者专家们都能借此一场合充分的交换意见;也期待未来香港政治自由体制能够继续维持,并走向民主,为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与民主化带来新的希望。更期待台湾人民,能持续自己主体性的追寻,珍惜并深化自己过去十余年来所得来不易的民主成果。

最后,再次谢谢大家!也祝福大家健康、愉快。(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