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陈水扁:感谢各界致力教改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3日讯】(中央社台北十三日电)陈水扁总统今天在全国教育发展会议开幕式致词时,对过去十年来李远哲院长所领导的前“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历任的教育部长、各个民间教改团体和学者专家、教育工作者共同致力于“教改”工作表示感谢,并强调要严肃面对当前教改议题,让教育政策的拟订回归教育本质。

陈总统在全国教育发展会议开幕典礼中的致词内容为:教育,简单的说,就是透过有系统的方法,将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完整的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个过程并不只是单纯的复制,而是不断的去芜存菁、不断的修正改善。因此,我们的社会产生了进步的力量,而个人也获得充实和提升的机会。所以说,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检讨改进,持续追求完美的过程。当旧有的问题解决了、当过去的目标达成了,就是我们要迎接新的考验、思考新的方向的时候。

今天我们在这个承先启后的脉络之下,召开“全国教育发展会议”,检讨过去,策划未来,除了要严肃的面对当前“教育改革”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更要对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提出完整的构想与规划。

“教改”各项的得失,固然需要检讨和厘清,但整体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定位,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透过专业和理性的探讨,积极凝聚共识,让教育政策的拟订早日回归教育的本质。

诚如黄部长所说,为了使这次的“全国教育发展会议”能够成功的召开,主办单位教育部在筹备的阶段,除了邀集学者专家、部会代表及民间团体,组成十二个议题工作小组,密集的进行分组讨论,更至各师范院校进行三十六场的“教育论坛”,并将所有与会者的意见聚焦成本次会议的“三大中心议题”:“增进弱势族群教育机会,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促进高等教育品质与效能,提升国际竞争力”、“回归国民教育本质,阶段性推动十二年国民教育”,并设定十八个重点讨论题纲,力求将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教育工作者,不论是校长、老师或教育行政人员的意见,都能予以纳入。

对主办单位的用心,以及全体工作同仁的辛劳与付出,阿扁在此要表示由衷的感谢与最高的敬意,并期待所有与会的学者专家与先进,能够不吝指教,积极提出建言,希望藉由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台湾教育的发展勾勒出宏大的愿景。

为了协助主办单位能获得更多的资讯与建议,阿扁也特别于九月五日,邀请行政院游院长、总统府资政、国策顾问,教育部黄部长,以及相关工作同仁进行座谈,针对多元入学、大学学费、九年一贯课程、师资培育与甄选、教科书的编定、高职的转型等问题,以及教育部未来的工作重点,广泛交换意见,会中也做成多项具体的建议,并已纳入今天的议题讨论资料中,供所有与会的先进和同仁参考讨论,而这些建议当然也代表阿扁对这次会议最深切的期许与重视。

回顾过去十年的“教改”,虽然推动的目的,在针对教育的目标、内容、体制和方法,进行检讨与调整,但整个过程对台湾社会也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我们的教育体制全面松绑、积极鼓励家长和老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学校和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教学的内容更多元化也更生活化,课程的设计也更强调对本土的关怀,这种种的改变是过去台湾社会从来不曾经历过,难免会产生一些适应的问题,但就整体而言,充分展现了台湾教育的活力与创意。

在此阿扁要对过去十年来致力于“教改”工作的同仁表达谢意,包括:李远哲院长所领导的前“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历任的教育部部长、各个民间教改团体的朋友,以及无数曾经为“教改”努力的学者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阿扁谨在此表示无比的感谢之意。

然而,学校的数量增加了,我们就必须追求品质的提升;升学的管道打通了,我们就必须帮助每一位有能力升学的孩子完成学业;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多元了,我们更应该严肃思考“升学主义”与“考试挂帅”,对学校教育的冲击与影响。这一波长达十年的“教改”起因于中小学教育的不正常,而今天“教改”的许多争议,不论是“九年一贯课程”或“一纲多本”,问题的症结还是环绕在升学的压力,这是“教改”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台湾的教育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让我们用心思考,建构一个更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环境与教育价值观。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一直是政府推动教育工作的两大目标,我们绝不放弃带好任何一位学生,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依据每一位学生的资质与潜能,给予最适当的训练与培养,让我们的教育能打破“升学主义”、“文凭主义”的束缚与框架,真正回归全人教育的本质与精神。

阿扁不是教育专家,阿扁只是关心教育的人。然而,阿扁却希望有教育家的胸怀、教育家的眼光、教育家的爱,以及教育家的风范。

“教改”至今已经推动了十年,而新政府执政才三年多,对于“教改”种种的问题与缺失,阿扁与政府绝对完全予以承担,绝不回避也不会推卸责任。但是,过去的政府和过去的执政党,如果说他们对“教改”的缺失完全不必负责任,甚至昨是今非的全盘否定当年由他们所决定、所执行的“教改”方案;过去的决策者说,推动教改是失败的经验,他全权委托教育改革委员会召集人李远哲院长主其事,从人事、进程、审议、到决策,他都未曾参与,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实在令人无法茍同。

教育改革委员会只是对教改提出建议,至于是否采纳、执行,仍要政府部门作最后的决议。如果把教改的成败与得失会归咎于教育改革委员会和李远哲院长一人,不但有失公道,更不会为全体国人所接受。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任何的改变或调整都可能影响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权益及福祉,一定要审慎以对,回归专业与理性的讨论,不可因一时选举的考量,而简化成竞选的口号或炒作成政治的议题,企图制造对立与对抗,这不但无助于解决当前“教改”所面临的问题,更会严重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

最后,阿扁要再一次感谢所有与会先进与同仁的积极参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