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华:“自由行”吹皱香港一池春水

林保华

标签:

【大纪元9月9日】今年6月30日北京同香港签署香港和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号称是北京向香港送的大礼以平息香港的民怨,但是因为只有若干行业得益,压抑不住七一大游行,因此在7月19日北京领导人出面挺董以后,更做出重大决定,开放内地一些城市居民自由到香港旅游,以便刺激香港的市场消费。以往,内地发放的香港双程证,除了公务以外,个人只有探亲或随旅行团集体旅游。

首先批准自由行的是广东省中山、佛山、东莞及江门四个城市的居民,7月28日起可以个人申请赴港旅游。之所以首先选择这四个城市,是因为香港市民的籍贯中最多这四个城市。接着,又批准北京和上海居民可以从9月1日起到香港自由行,因为这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城市,也是消费力很高的城市。而从8月20日开始,广州、深圳、珠海的居民也可自由行到香港。自由行的规模还在继续扩大中。

中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拖了一年半才开始部署,自由行却几天之内就做了决定,据说是因应董建华的请求。中共做出重大决定,很少有这样快的速度,说明他们对如何振兴香港的经济非常的焦急。但是这样一来,反而是香港这边来不及做出反应。首先面临酒店供不应求的问题。原先政府决定拿出为挽救地产而停止出售的居屋改装为旅馆以收一箭双雕之效,因为也可以卖出居屋增加政府收入来弥补财政赤字。但是酒店业者认为这是政府干预市场,这个帽子一套上来,加上酒店业的大老板几乎都是董建华得罪不得的大地产商,于是特区政府又束手,甚至有官员希望内地游客不要蜂拥而来,但是另外的官员又号召还没有被批准自由行的福建省居民也赶快来香港旅游。总之,再次证明特区政府缺乏应变能力。

而媒体则大肆报导内地游客如何出手大方,以十万港元(约一万三千美元)购买白金手机,又有游客“扫”了若干住宅,其实也没有买几个单位,但是用了“扫”字,无疑气势大为不同。于是一些地产公司组织“看楼团”吸引游客买楼。但是问题又来了,内地游客出来,只准携带2000美金和6000人民币,怎么可能买楼?肯定这是“黑钱”,于是政府赶紧宣布不许借此洗黑钱,有些地产公司吓得撤销看楼团,有些才不管,照办无误。媒体还访问某小姐,她自称带了钱来香港炒股票。而面临热钱大量进入中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增的时候,北京又趁机放宽居民出境携带美元的限制,虽然这个限制早已有名无实。但也因此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就是这个气氛已经足以刺激香港经济了,于是酒店房间涨价,看楼买楼的人增加,计程车的生意多了,股票也应声而大升。本来香港市民因为大游行阻止了国安恶法的通过,对自己增加了信心,市民脸上出现了少有的笑容,现在更为经济开始有些活络而恢复了一些生气。

但是学术界舆论界并没有那样乐观。固然香港的经济衰退可能已经到了或即将到了谷底,但是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如何进行结构性的改革还没有找到出路,不能单单靠旅游经济。因为香港的旅游业只占整个GDP的6%,即使内地游客大量涌来,就算是10%,也是有限。

而自由行的副作用也不可不估计到。例如贪官污吏洗黑钱,不良分子来打劫等等。因此北京赶紧宣布某些官员和犯罪分子等五种人被排除在“自由行”之外。但对大量“北妹”来香港卖淫为国家赚外汇则无计可施。红 一间三层楼的旧楼18个单位因为涌入“一楼一凤”(妓女个体户)而迫使一个区议员办公室搬走。人们还担心卫生情况的恶化,因为对SARS记忆犹新。

人们更关心的还有,在加速同中国融合的情况下,“一国两制”的“两制”将更快被同化,经济吸力消除政治和法律的区隔。因此长远来说对香港并不是一件好事,正如春药的暂时效应最终伤害到根本。但是在急病乱投医的情况下香港似乎不可避免的要走上这一条路,这也是香港的悲剧。当然,大陆居民在香港吸收自由资讯对推动中国的进步也有积极的作用。

(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林保华:江泽民顶住胡锦涛的头
林保华:韩战 不该被遗忘的战争
林保华:被中共歪曲了的朝鲜战争
林保华:北戴河红潮冲击中南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