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台币升值 钢铁业上肥下瘦现象将更明显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治平台北13日电)受到国际美元走软及MSCI提高台股权重加速外资汇入效应显现下,新台币近期升值走势颇为强劲,台湾以进口原料为主的钢铁上游产业受惠于新台币汇率升值,可望大幅降低购料成本,对于整体获利将有明显的助益,但对于以外销为主的下游业者将更为不利。

新台币兑美元汇率昨日升值1.01角,以32.990元兑1美元作收,再度升破33元整数关卡,由于国际美元走软,热钱持续汇入台湾,市场预期新台币兑美元升值趋势已经确立,未来在新台币汇率可能持续升值下,虽然将减弱台湾出口产业竞争力,但相对的却能够大幅降低进口产业的购料成本,同时也降低台湾通货膨胀的压力。

近期新台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元,台湾以进口原料为主的厂商莫不眉开眼笑,虽然各家公司在汇兑方面均有采取避险措施,因此,此波新台币急涨可以贡献的汇兑利益有限,但是在降低购料成本上,却可以明显看出进口厂商的购料优势。

以中鸿为例,该公司原料扁钢胚大部分仰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苏联、巴西、南非与中国等地区,占整体采购金额的9成以上,预计每个月对国外采购金额均高达1亿美元以上,因此,本波新台币升值幅度近1元,中鸿每个月所减轻1亿元的成本费用,将可全数反映在获利上,若未来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此一水准,则中鸿购料成本一年将减少12亿元,对于中鸿的每股获利贡献度将达到1元。

再以中钢来说,该公司每个月外销出口的营收比重约占24%,也就是1亿美元左右,因此,新台币每升值1元,就会减少1亿元的毛利,但是中钢所需的原料如煤炭、铁矿沙及废钢等原料,完全仰赖赖进口,每个月的购料金额超过1亿美元,因此,在两相冲抵后,新台币升值对于中钢的营运获利仍有些许的帮助。

因此,新台币升值对于中钢、中鸿、东钢、丰兴等台湾上游钢铁厂商绝对有利,但是其他如烨辉、盛余、三星科技、聚亨、春雨、嘉益、高兴昌、允强等以美元报价的外销厂商却会降低产品出口竞争力,同时压缩整体获利空间。

近几年来全球钢价持续走扬,上游钢厂因为手中掌控原料,口袋麦克麦克,但下游钢厂则受制于原料取得的难度提升,不仅需完全吸收原料上涨差价,但却无法向更下游的业者足额反映,如今又面临新台币持续升值的压力,未来待下游钢厂低价库存消耗完毕后,台湾钢厂上肥下瘦的现象将会更为明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