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育生:中国考试作弊考问诚信

丁育生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21日讯】考试作弊,古已有之,而且作弊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不断“与时俱进”,从夹带、抄袭发展到“枪手”替考,甚至利用手机作弊。

为防止手机作弊,东北大学甚至专门设置移动通信干扰器,用以屏蔽考生的手机信号。但是干扰器同时也干扰了考场外学生和学校附近居民对于手机的正常使用,因此受到了舆论的批评,甚至被辽宁省无线电委员会所干预,从而不再被使用。湖北省则在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4个社会考生考点,使用了近200台屏蔽仪。屏蔽仪放在考场内,可以较好地既干扰考生的手机作弊,又不对考场外的手机造成干扰。

据《新华网》报导,西安一些高校近日出现了招“考研枪手(替考人)”的小广告。这些小广告甚至贴进了研究生楼的厕所里。据一位知情者介绍说,研究生考试作弊多是采用“陪考”的方法。枪手和本人都得上考场。“陪考”一门要价在2,000元左右。一般得先付一半的费用给枪手,等成绩出来后,再全部付清。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考试的严肃性被严重淡化,作弊在校园泛滥成灾,而诚信就被人遗忘了。也许有人会说:“别人都在作弊,我不作弊就显得不公平。”然而,大家都作弊就能体现公平吗?

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一种职业的基本道德。当弄虚作假给社会造成重大危害时,人们往往会指责他人遗忘了诚信,可是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应该从自己做起。当遭遇高分利益时,诚信就显得异常脆弱。在分数与利益面前,“诚信”在人们心中就变得一文不值。

据有关方面统计,截止2003年11月,全国各类学校公开查处大小各种考试舞弊事件共2,513起。教育部德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把考试舞弊问题当作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教育部专门下发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领导,针对考试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切实有效措施,反对和遏止考试违纪作弊现象。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说:“现在如果哪所学校没有作弊者,倒是出人意料。”

对于考试作弊问题,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关乎诚信品德,非常严重;但同时也认为,不应该把板子全部打在学生身上。

北师大一学生说:“课程太多,学了就忘,以后也用不上。”清华一学生说:“应该设计一种平时不学习就肯定过不了的考试方式。”

何兆武先生说,作弊有个人诚信问题,但老师也是有责任的。大多数考试老师都会给出标准答案,“有标准答案学生就容易舞弊”。他说,现在“一考定终身”,其实是鼓励学生作弊。

清华大学素以学风严谨、考风严厉著称。清华大学一毕业生认为,作弊源头并非来自高校,让高校来承担这些责任过于苛刻。他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就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作弊,因为考试分数高能得到家长和邻居的表扬,某种程度上自我价值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这种只看结果的浅层评价,对那些埋头苦读、考试没发挥好的学生是一种彻底否定。

北师大教务处处长葛岳静老师强调,学生作弊应该严肃处理,但作弊是社会诚信问题在学校的反映。对于舞弊问题,大学不应该回避自己的责任,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也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美国加州大学有过8年留学经历的清华大学材料系一教授认为,“作弊就是妄求非分之物,没有任何理由开脱。不能假设换了一种考核方式舞弊者就会减少。”

在美国留学的一名学生也主张严惩作弊者。但他同时强调,“目前要做的是让教育回归其本来目的──提高人的素质,包括诚信等道德品质。”

──转自《民主论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