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热钱流入 亚股看涨

标签:

【大纪元11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美惠╱台北报导〕亚洲货币近来升势强劲,不少投资人担心是否会冲击亚洲出口产业,进而带动亚股下挫,不过分析师表示,根据历史资料显示,货币升值反映经济强劲,更能吸引外资流入,在中国人民币放宽波动区间情势明朗后,亚洲货币长线升值将更为笃定,预料东北亚、东南亚股市都将因此受惠。

彭博社(Bloomberg )统计,1990年代以来,亚洲新兴国家货币大幅升值期间,股市均呈现上涨行情,以1993年9月至1995年5月间为例,韩元、新台币升值幅度均在5%以上,当时股市涨幅超过3成。

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间,亚洲各国开始步出金融风暴阴影,货币与股市齐步走扬,期间台币升值6.7%、韩元升值18.98%、新加坡币升值4.68%、泰币升值14.33%,至于股市则分别上涨8.48%、216.5%、68.93%、134.3%。

而去年元月至今年4月间,台币、韩元、新加坡币、泰币升值了6.12~10.11%,股市更是劲扬56.52~115.12%。

不过,今年10月来美元兑亚洲货币快速走贬,东北亚金融市场呈现“汇扬股震”走势,东南亚则是“股汇齐涨”,似有不同调的态势。

摩根富林明JF亚洲基金经理人魏如宏分析,东北亚出口产业与中国形成竞争关系,亚洲货币急贬,但紧盯美元汇率的人民币却不动如山,相对使东北亚企业面临汇损、出口竞争力降低。

魏如宏强调,外资看好新兴亚洲经济和股市长线发展,加码意愿更胜去年,待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区间放宽情势明朗后,可望带动新兴亚股市场反弹行情,现阶段可留意低档进场机会。

远东大联投信指出,因为热钱持续流入,抵销了出口类股受挫冲击,国际资金动能推升亚股往上攻坚,而汇率升贬往往代表经济体的强弱,建议投资人增加汇率升值地区的布局比重

相关新闻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人民币遭遇多重贬值压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敌价格战 日本车企5月在华销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