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野人”传说的神农架

人气 57
标签:

【大纪元11月3日讯】神农架位于湖北鄂西北地区,与重庆市的万县地区接壤。相传上古的神农氏曾经在这里遍尝百草,为人民治病,由于山高路险,神农氏就搭架上山采药,后来百姓为了纪念神农氏,把这里称为“神农架”,其主峰神农顶与三峡工程大坝坝址直线距离仅一百多公里。最高峰神农顶海拔三千一百零五点四米,山中林密谷深,与世隔绝,完好保存着洪荒时代的风光,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最低处海拔三百九十八米,平均海拔一千七百米,三千米以上山峰有六座,被誉为“华中屋脊”。

神农架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她西接秦巴,东望荆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涵养地、空气净化源、生物基因库。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气候适宜,还有数不清的奇山异谷、奇花异卉、奇禽异兽、奇风异俗。其旅游资源大体可分为奇洞异石、文物古迹、名贵花卉、珍稀动物、原始森林等六种类型。

天然中草药场

神农架由于优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素有“植物王国”之称。

神农架野生植物有珙桐、水杉、香果树、连香树、银杏、梭罗、红豆杉等。

神农架的林海莽莽苍苍,蔚为壮观。延绵不绝的座座山峰,都被蓊郁的林木覆盖得严严实实。高处远眺,隆起的山脊如绿浪涌起,凹下的山谷似绿波流泻,八百里林海高低起伏,无处不绿。这里生长着的珙桐,是世界著名的珍稀树种、植物“活化石”,珙桐因花形似白色的鸽子,又是我国独有的,故又称“中国鸽子树”,传说是为昭君捎信回故乡的鸽子落在树上变成的。

此外,宋代诗人欧阳修专门作赋,称之为“枝蓊郁以含雾,根屈盘而带石,落落非松,亭亭似柏。上临千仞之盘薄,下有惊湍之喷激,间断无路,林高瞑色,偏依最险之处,独立无人之迹”的珍珠黄杨,也生长在神农架山地上。

神农架的药用植物多达一千八百多种,占全国药用资源的五分之一,其中有不少名贵的珍稀药草。正因为它是一个“药材库”,神农氏才来此搭架采药,李时珍《本草网目》也留下诸多记载。神农架珍贵药草的发现,还夹杂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不少药草也因此有个响亮的“外号”。如主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的“江边一碗水”的南方荷叶,据传就是神农氏尝百草时因攀崖摔伤,口渴难受,在沟边发现根部有小凹可盛水的植物,当它盛水时药草与水融合后发挥极大的药效,故取名“江边一碗水”。还有如“头顶一颗珠”的延龄草,治疗毒蛇咬伤的“七叶一枝花”,有“第二人参”美誉的绞股蓝以及靠飞鼠粪便生长的神秘药草金钗等。

独有的白色动物和红色动物

神农架有神奇的白化动物,可说是个白色动物王国,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和白熊组成一个白色家族,在这里共同生活着。

一般说,白色动物只可能生活在北极。神农架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白色动物?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吸引着科学考察人员和海内外游客。

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尚未发现全身红毛的野生哺乳动物。而在神农架,人们已先后发现过红蝙蝠、红狐、红猴和红毛野猪等十多种红色野生动物,其中好几种是哺乳动物。

红色动物比白色动物更珍奇,具有更大的科研价值和认识价值。

一九九○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神农架列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一九九五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又将神农架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

风景名胜到处是

神农架有燕子垭、红坪画廊、神农祭园、金猴岭、小当阳、风景垭、大九湖等。

燕子洞位于燕子垭景区中心,据说洞内栖居着数万只短嘴金丝燕。虽是夏末,洞内却已是深秋。我们穿上厚外衣,租了手电,顺着石梯向洞中走去。洞内湿气很大,沁肤冰凉。大家打着电筒随向导且走且停,耳畔不时听到燕子吱吱喳喳、往来如梭的响声。就着微光,看到无数金丝燕在洞里面默然滑过,有些燕儿则一对对挂在壁上休息,时不时鼻尖还能觉出燕翅滑过带动的气流,耳畔是贴壁涔涔而下的泉水声。短嘴金丝燕的嘴只有二厘米长,它们的羽翼对着阳光能发出锦缎丝绸般的光泽。我们高一脚低一脚地向洞的深处探去,没走多久便发现脚下都被泉水打湿了,耳边不时传来深处幽幽呢喃的燕子嬉舞声。想着不该去打扰它们的清静,一行人摸索着折出了洞外。

红坪画廊全长十五公里,最早以红叶得名,溪水两旁如泼墨国画般的景观更是四季不同。画家张步到此写生,因此命名为“红坪画廊”。依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已满身是汗,都脱去了外衣。当顺着一条依着溪流修的小路走到坡底时,顿感荫湿凉爽,水流在耳旁哗哗作响,林间不时传来蝉鸣鸟啼,美景如画。大家在山涧溪水中嬉戏,照相留影。随行的向导说这是条“洗肺小路”,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一万个负氧离子。闭上眼,呼吸着纯净得连灰尘都没有的空气,它可能是巴山冷杉、华山松等树木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真想把肺里积累的秽气全都排空,不愿再为任何琐事将心扰乱,享受着“纵情于山水”的乐趣。

神农雕像矗立群山间

神农祭园是为祭祀炎帝神农而建,祭坛主体建筑是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像高二十一米,宽三十五米;十米高的图腾柱分立于祭坛两边,柱前的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我和同伴歇了三次,用七分钟才登上三百四十三级台阶。漫步在雕像前的瞻仰台上,抬头仰望着双目微闭、以大地为身驱耸立于群山之间的神农氏。按当地的习俗,我们买了红烛和鞭炮,祭祀先祖炎帝。

祭园内还有一株高三十六米、直径二点三三米、有一千二百多年树龄的古杉树,我们五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住它。树干坚硬,敲上去铮铮有声。据考证此树经历了宋、辽、西夏、元、明、清等朝代,曾经有一次这棵树遭到雷击,人们为了救活它,就在树底被雷击的地方加泥涂抹,放进一尊神农泥塑金像,远近的人们都来烧香。如今古杉伤口愈合,金像已经被裹在树干中了,很是神奇。

金猴岭海拔三千○一十九米,面积为五平方公里。南连红岩洞,北临小龙潭,东接草坪湾,西濒长岩屋,距松香坪一百○七公里,距九酒线约一公里。

金猴岭内生长着巴山松、华山松以及猕猴动物。山势平缓,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瀑布飞泻,是神农架原始森林保护较好的地方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金丝猴就在这里栖歇,常年吸引不少专家前来考察,使此山成为不可多得的金丝猴、白熊保护区。人们在观赏风景的同时,也有幸目睹金丝猴的真面目。

金猴岭原始林地,令人感受到林荫世界的诱人氛围。但见这里林木遮天,氤氲漫散,脚下的石板布满青苔,山涧泉水如瀑布奔流,激荡起一串串如乐曲般清脆悦耳的声响,加之鲜活的空气直涌心口,令人气爽神醉。如来得巧,还能见到猕猴在林间嬉耍奔跃。一派原汁原味的纯自然生态。

神农架的奇岩和云海也很有特色。在神农架的山崖和峭壁间,冒出许多形态各异的石岩,栩栩如生,在云盖雾遮中更显其神秘和美感。被称为“神农第一景”的风景垭,就是由异石奇峰构成的秀丽景观。可惜我们去时因云雾飘浮,难以领略其全貌。据介绍,如晴天时,这里可见远处林海茫茫,碧波万顷;近处则林石参差,阴峰千仞,林立的怪石如利剑刺天,似猛虎下山,犹猿猴站立,若仙女下凡。

高原风光胜地大九湖

神农架西部有一个高原风光胜地—大九湖。

大九湖是一高山盆地,平均海拔一千七百八十米,东西长约十五公里,南北宽约三点五公里,总面积三十六平方公里,其中有十七平方公里为平坦低洼的沼泽地貌。大九湖四周均是高山,最高峰二千八百米。在大九湖的东面有九条大山梁,山梁间九条溪从云雾中漂流下来直入平原,隐没在草丛中,形成九个大小不等的沼泽湖泊,因而得名“大九湖”、“小九湖”。在大九湖北端有许多天然石缝,大九湖渍水通过排水渠道流经石缝渗漏下去之后,沼泽地就变成了平原绿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天然大牧场。相传唐代薛刚起兵反唐,就选定与外界隔绝的大九湖为基地,在此屯兵练武,他将依山而建的九个村落依次命名为“一字号”至“九字号”,第十个字号坐落于落水孔附近,取名“帅字号”。这些村落名号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大九湖地处神农架最西端,自古号称“巴山前哨”,距神农架林区政府所在地松柏镇一百六十五公里。大九湖地理位置奇特,四周高耸的山峦将大九湖紧紧围住,好像有意要使大九湖与世隔绝。大九湖海拔偏高,降雨量充沛,霜雪期较长,一年四季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当荆楚大地五六月进入初夏时节,大九湖的春天才姗姗来迟。广袤的原野上浅草漫漫,乍绿犹黄,山花遍野,竞相开放,到处是充满生机的嫩绿,郁郁葱葱,景象甚是可爱。成群的牛羊随着涓涓的小河,伴着牧童的歌声,在这片广阔而又湿润的原野上缓缓移动。这种别样天地的景象让人感到甜美而幽静。大九湖的春夏又是多雨的季节。雨后天晴,潮湿的原野蒸发出的雾气会在大九湖上空徘徊,微风又像是一块调色板。山岭上的树林五彩斑斓,山下平原一片金黄,田畴阡陌那一棵棵红果树,脱去秋叶之后,展示着一身红艳艳的玲珑的果球,使人垂涎欲滴。深秋的大九湖美得令人目眩,你会感到这画面中有诗,也有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奇特的自然景观

盛夏冰洞位于宋洛乡的冰洞山内,山因冰洞而得名。此山海拔二千四百五十米,顶部平坦,正中内陷,形如一个倒过来的漏斗。长约二十米、宽七米、深十米,坑底东侧有一个高十五米、宽四米的洞口,这就是冰洞。冰洞的奇特之处在于,春天珠光宝气,夏季冰塔林立,秋天流水潺潺,冬日热气翻腾。

木鱼镇彩旗村有一口岩洞,洞内时而冷风习习,时而热气扑面,故称冷热洞。该洞海拔一千五百米,坐落在黄岩河畔,下临天生桥,洞体广阔、宽敞,可容纳万人。

官封鱼洞位于官封乡的铜陵河畔。每年第一声春雷响过,水先由清变浊,待水完全浑浊时,只见一尾尾筷子长短、无鳞无甲、洁白如银的鱼儿,摇头摆尾地竞相钻出洞口,涌入河道。众人一见,捞的捞、舀的舀、抓的抓,好不热闹。

鱼洞每年出鱼的数量和延续时间各不相同,一般的每次出鱼至少两昼夜,长的可达七天七夜。出鱼量一般为一千公斤左右,多时可达数万公斤。

红花乡茅湖村有条潮水河,它以潮汐涨落闻名远近。潮水河源于海拔一千四百七十米观音岩上的一个岩洞。一泓清流从洞内涌出,奔腾而下,形成一挂瀑布。有趣的是,瀑布时粗时细,一天三变,因此导致河水每天三起三落,犹如海水的潮汐。涨潮时,河水汹涌澎湃,波澜翻滚;落潮时,水位锐减,河床暴露。

野人出没

神农架野人历史上流传已久,三千年以前的古籍中早有记载。在神农架山区,目击野人的群众干部达数百人之多,群众看见的以红毛野人为最多,也有麻色和棕色毛的,有少数目击者甚至撞见过白毛野人。从目击者讲述的情况中,有的看见被打死的野人,有的挨过打,有的看见野人被活捉,有的被野人抓后又逃了回来,还有人看见野人在流泪,也有野人向野人拍手表示友好,直到一九七六年五月十四日,神农架林区的六位干部在椿树垭同时见到一个红毛野人后,才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从一九七六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科学考察队对神农架野人进行了多次的考察。考察中,发现了大量野人脚印,长度从二十一厘米到四十八厘米,并灌制了数十个石膏模型:收集到数千根野人毛发。神农架野人是神农架山区客观存在的一种奇异动物,虽然已初步了解到这种动物活动地带和其活动规律,但要揭开这千古之谜,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考察,神农架旅游委员会已将野考作为一项旅游项目。

最令人惊叹的是野人窝,它们用二十多根箭竹扭成,人躺其上,视野开阔,舒服如靠椅。经多方面验证,此绝非猎人所为,更绝非猴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与使用者当然是那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目之间的奇异动物了。

(转自2004年11月前哨杂志)(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西藏墨脱“野人”传说至今仍是世界之谜
重庆钢铁股价跌至1元 面临退市风险
宁夏一医院输液收座椅费 民:难道让人站着?
政商环境恶化 美德杰律所拟关闭在华业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