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面板需求何时起飞?客厅市场将是决胜关键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田裕斌台北7日电)液晶面板跌价压力渐趋沉重,杀手级产品液晶电视的需求何时浮现引起瞩目,拓墣产业研究所(TRI)产业研究员林心湄预估,2005年30吋以上液晶电视将有234%的高成长,远超过整体成长力道,显见液晶电视已有站稳“客厅市场”的企图与准备,而客厅市场也将是面板需求起飞的决胜关键。

林心湄指出,在国际品牌大厂包括新力索尼(SONY)、夏普(Sharp)、三星(Samsung)等纷纷调降32吋主流规格的液晶电视规格下,抢占市场的意图明显,拓墣产研预估,今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为822万台,到2005年更将成长到1416万台,其中30吋以上液晶电视的成长率更达234%,比整体市场的72.26%高出许多。

而从面板、系统厂商一致力拱32吋、37吋为市场主流的趋势来看,2005 年将是液晶电视往大尺寸移动的关键年。

资讯工业策进会市场情报中心(MIC)产业分析师陈韦伶认为,在六代厂以上产能释放速度不如预期下,预估明年起 26 吋以下的新机市场将率先反应,加上车用液晶电视与手持式装置的小尺寸面板需求,到下半年对 32 吋以上规格的电视市场可以期待。

虽然目前掌握六代厂以上技术的SONY、三星产能不对外释出,是目前液晶电视价格降不下来的主因,但在台湾面板供应端包括奇美电(CMO)的五‧五代厂、华映与友达(AUO)的六代厂陆续量产后,可望提供更具弹性的面板切割尺寸,使 30 吋以上的液晶电视价格出现弹性调降。

陈韦伶指出,消费者的购机心态也需要时间调整,目前消费者在换机或选购新机时,仍倾向以在预算内选购同样品牌水准的最大尺寸电视为主,也就是说,液晶电视在同尺寸的价格区间中,仍未取得相对优势的位置,在同样购买40吋的品牌电视条件下,消费者选择高画质平面CRT(映像管)电视,甚至背投影电视的可能性都高于液晶电视。

拓墣产研也认为,30至40吋将是液晶电视进军客厅市场最有利的位置,在2006年数位电视即将大规模开播的压力下,在30至40吋的规格区间,液晶电视仅需与CRT电视进行竞争,反观40吋以上的市场还需面对电浆电视(PDP)与背投影电视的压力。

林心湄指出,预计明年开始,32 吋液晶电视的价格将快速下跌,到 2008 年便有跌破 1000 美元关卡的机会,具打开大众市场的条件,拓墣产研预估,32 吋与 37 吋液晶电视 2004 至 2008 年的复合年成长率将分别达 180 %与 218 %,成功主流的客厅市场引爆换机潮。

她强调,未来面板厂商对面板降价幅度,乃至于市场对液晶电视价格的预期,将是液晶电视站稳客厅市场的关键,尽管液晶电视目前的价格在终端需求市场上仍不讨喜,但整体往最适尺寸与最适价格移动的趋势,已经出现板块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