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闻透视╱英雄化炸弹客 徒增社会恐慌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瑞德╱新闻分析警方和钻研犯罪学的学者心中最害怕发生的事,昨日在台湾台北火车站上演。

白米炸弹客落网后,有部分政治人物将他描述成“现代廖添丁”、“侠盗罗宾汉”,甚至以其爆裂物未杀伤人命,且照顾农民的诉求是伸张“正义”为由,认为他没有犯罪,有罪的是“政府”。

这种论调,当时就令警方、研究犯罪学学者忧心忡忡,认为若是非不分、美化犯罪行为,可能爆发仿效风潮。

在汽车上放置瓦斯桶引爆,企图表达特定诉求,昨日的事件并不是第一件,警方指出,十余年前,一名男子也因自认有万般委屈,为引起当局注意,就曾在台北市的信义计划区内,引爆装满瓦斯桶的汽车,且扬言前往总统府前引爆,幸及时被警方查获。

昨天在台北火车站连续放置爆裂物者,和五二○总统就职当天,在总统府附近流动公厕内放置爆裂物、华视停车场附近引爆爆裂物者,可归类属于政治诉求为主的歹徒,问题是以暴力恐吓手段做为诉求,谁是真正的被害人?

警方指出,白米炸弹客横行台北市长达一年的作案时间内,许多搭乘捷运或是火车通勤的人士,连上个厕所或是搭车时,都得小心翼翼,唯恐自己遭炸弹袭击;连带孩子到公园散步,还得留神小孩一个不小心,可能遭爆裂物炸伤。

警方说,恐吓威胁区分为行为和精神两种类型,其中来自心理威胁的恐怖成分远大于实质上的伤害,凡是以暴力为手段,不管其目的多么崇高,都不值得歌颂仿效。

警方强调,炸弹客利用投书媒体方式,企图将行为合理化,恐吓信中直接点出爆裂物放置位置,更可透过电子媒体的SNG现场直播,“享受”作案后“成名”的快感,这些人绝非廖添丁、也不是罗宾汉,只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社会大众痛苦上的懦夫。

警方说,盼社会大众万勿将歹徒英雄化,不管是淫魔陈进兴、白米炸弹客或亡命之徒,这些人采取暴力的手段,侵害不特定的社会大众,希冀制造社会恐慌不安,以凸显其诉求,这些人充其量只是戴着天使面具的魔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