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下畸形儿 要医院养20年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蔡彰盛╱竹市报导〕一对在新竹科学园区上班的夫妻,去年十一月在新竹市某家医院产下一名男婴,不料男婴出生后四肢都有缺陷,家属遂指控院方作产检时有明显疏失,要求院方负责将男婴抚养至廿岁,但医院方面认为,家属迄今仍不领回男婴,形同遗弃。

  *召开医审会 厘清责任*
  全案本周将召开医事审议委员会,以厘清责任归属;至于男婴未来,究竟是重回父母怀抱,还是续被置于医院,目前仍命运未卜。

  院方表示,这对夫妻前往该院产检时,医师依例为母亲进行染色体异常、蒙古症筛检等检查,照超音波并未发现胎儿四肢有异常现象,只看出胎位不正,但不影响生产。

  医院表示,这对夫妻除了至该院产检以外,也曾经到其他医院接受“四D立体”超音波检查,其他医院也没有查出胎儿有四肢异常现象。

  去年十一月初生产后,才发现胎儿的四肢严重萎缩,不仅无法矫正,而且今后可能必须靠义肢行走、行动,新生儿家属愤而指责院方没有做好产检的工作,才会让他们生下畸形儿,家属并将男婴留在新生儿加护病房,表示院方必须负完全责任,至少需扶养孩子二十年,直到长大成人为止。

  *三个月来 只看一次*
  期间,院方透过新竹市政府社工人员与家属协议,但家属没有正面回应,根据院方说法,在这三个月间,家属仅到医院探视婴儿一次。

  院方表示,产前检查没有发现畸形儿,是因为超音波产检也有盲点,而且这个案例是胎位不正;院方同时说,已经请律师拟好存证信函,要求家属将新生儿领回,否则也要采取法律途径解决。

  新竹市卫生局已经受理这项医疗纠纷案件,将于本周召开医事审议委员会,就医师产检部分是否有疏失一事进行调查,以确定责任归属。

乙武“五体不满足” 父母爱满溢

记者庄荣宏、邱俊福╱特稿
  一个四肢缺陷的男婴,成为父母和医院之间的人球,双方相互指责,做父母的似乎不想养育这个骨肉。

  此事的是非曲直及责任归属,未来自有定论,不劳插嘴;但男婴生下来是既成事实,他和生身父母之间的血脉关连,也无可割除,对男婴而言,父母不能接受他,可能才是最残酷的现实。

  这使人想起著名的日本残障青年乙武洋匡,当初生下时也是四肢缺陷的男婴,同样是男婴,命运却大不相同。

  乙武生于一九七六年,出生时罹患“先天性四肢切断”,也就是俗称的“没脚没手”;医院怕产妇分娩后身体虚弱,经不起打击,迟迟不敢将这个事实告诉乙武的妈妈,编出“婴儿得了黄疸”的理由,将母子隔离一整个月,等妈妈体力恢复了才安排见第一次面。

  令人意外的是,见到四肢切断的乙武时,妈妈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竟是“卡哇伊也”,就是“好可爱啊”的意思。

  妈妈用“母爱”接受了乙武,爸爸则努力和乙武做朋友,很有心地学习年轻人的花样,和乙武厮混就像一对哥儿们。

  成长过程中,父母不把他的肢障当成缺陷,对他信任、放手,使他长成独立而有自信的男孩,他参与学校各种活动,打棒球、参加橄榄球队,一路上去,考上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加入日本电台企画,写作、主播节目,更以本身的特点,致力推动“无障碍空间”及“心灵无障碍”的公益活动。

  乙武固然令人钦佩,但若没有父母的支撑,绝对踏不出人生的第一步;也是父母接受他,家庭培育他,加上学校的开放环境,才激发乙武天性中乐观积极的一面,使他勇于面对人生,开创自己的路;他以成长故事而写的“五体不满足”一书,畅销数百万册,印证他无畏无惧,达观进取的精神。

  台湾也有很多逆境力争上游的残障人士,诸如:朱仲祥、刘侠、郑丰喜、黄美廉等,都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奋斗故事。

  对竹科这对夫妻而言,生下四肢不全的婴儿可能是无可弥补的遗憾,但既成事实,无法逃避,做父母的不妨以开朗的态度面对,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造就出乐观进取的儿子。

  乙武的妈妈能对一个像熊宝宝的婴儿惊叹一声“卡哇伊也”;台湾竹科的这对父母,能不能也有相同的勇气和爱心呢?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