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类比IC设计 台股生力军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2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梁世煌╱专题报导

 一向在电子产业属于“少数民族”的类比IC设计公司,近来进军台股的动作明显转趋积极,自去年10月至今,就有立锜(6286)及沛亨(6291)相继挂牌上市柜,3月17日还有安茂(3188)将挂牌上柜,而致新科技目前则由台证证券辅导当中,连同茂达(6138)在内,类比IC设计股的个股数量,未来可望增至五档,除了打破国内IC设计股清一色由数位IC当家的局面外,类比IC自成一个族群,成为台股新兴生力军的态势也隐然成形。

 事实上,相对于投资人耳熟能详的数位IC产业,类比IC显然令人陌生得多,主要还是跨入此一领域的公司家数较少,其产值也相对偏低,法人及创投业着墨的程度,也就不如现今半导体产业的主流数位IC。

 根据工研院经资中心的统计,目前国内较具规模的类比IC设计公司仅十余家,年产值约在70亿元左右,在国内整体IC设计业年产值1478亿元中仅占4.7%的比重。

 不过,若以WSTS(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的统计数据来看,2002年至2006年类比IC市场年复合成长率,预估将达10.5%,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比重约在16%-17%之间。

 再就类比IC市场在2002年的表现来看,类比IC市场产值为239亿美元,较2001年成长3.2%,类比IC成长率仅次于记忆体(8.7%),表现甚至远较Logic(-4.4%)、Microcomponent(2.1%)和Bipolar(-48.4%)为佳。

 安茂微电子总经理郭俊廷认为,目前国内的类比IC主要还是依赖由美、日两国进口,国内的类比IC产业的崛起也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因此目前台湾的类比IC产值虽小,但以上述全球类比IC市场的统计数据来看,业者未来在此一领域仍有不小的成长空间。

 工研院产业分析师郭秋铃表示,电子元件可约略分为数位逻辑IC与类比IC两大类。

 数位电路的讯号是以0、1非连续方式传递,类比IC则是属于光、声音、速度和温度等自然现象的连续性讯号,作为桥接这些物理讯息与各式电子装置或仪器系统的重要媒介。

 类比IC设计因为需精通半导体元件物理、制程和电路设计,再加上产品认证期长、需历经繁琐的调整及验证专用制程,且测试难度亦高,因此郭秋铃认为,类比IC的技术门槛较数位IC为高,导致国内跨入相关领域的业者相对较少,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但也因为如此,类比IC的生命周期通常比较长久。

 根据郭俊廷的观察,台湾目前约有200家数位IC设计公司,但类比IC设计公司仅十余家,其中茂达、立锜、沛亨的市占率就占了50%以上。

 但郭俊廷也表示,这50%的市占率,也是台湾每年类比IC进口量的5%而已,显示国内类比IC市场对美日等先进国家的依赖程度仍相当高。

 郭秋铃指出,当电子产品朝向数位化趋势发展,无论在影音讯号的输入与输出、电子产品电源供应和管理或是通讯信号的传输与媒介,类比讯号的处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要角,因此,类比讯号的处理,随着资讯、通讯和手持式装置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数位化,其需求亦大幅上扬。

 在进入类比IC通路领域已20年的郭俊廷则点出,类比IC具有产品量少、多样、获利高的产业特性。

 他表示,国内类比IC的受到市场注意,其实是最近两三年的事,尤其是系统单晶片(SOC)的普及,将数位IC与类比IC结合,让类比IC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因为类比IC的产品生命周期相当长,在电子产业景气衰退、不少数位IC设计公司因此出现亏损之际,从事类比IC设计的业者,仍能持续维持获利局面,使得法人及投资人近一两年来对类比IC设计公司的兴趣越来越高。

 若从营运面的角度来看,目前在盘面上的3档类比IC设计股,普遍都有高获利的特点,根据各家公司已公布的财报,92年度立锜、茂达及沛亨的每股获利各为7.88元、4.1元及1.5元,至于即将挂牌上柜的安茂,每股获利亦有3.37元的水准。

 市场人士则指出,国内类比IC设计公司多数具备股本小、股权集中度高的特点,因此只要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利基,其利润往往很容易表现在每股获利数上。

 另外,在股价表现上,目前已经挂牌上市柜的三档类比IC设计股,今年的股价扬升力道也相当抢眼。

 以最近一周为例,在电子下游产业的带动下,立锜及茂达呈现逐日走扬的局面,两档个股并在20日盘中分别以228元及80元创下波段新高,显示过去一向受到忽视的类比IC设计股,在基本面的带动下,也成为市场买盘追价介入的标的。

 不过,尽管类比IC的股价短线劲扬,但法人对于该族群的后市,则是持较为审慎乐观的态度。

 华南永昌证券表示,目前法人圈关注的焦点,较集中在茂达及立锜两档个股上,由于现阶段正处于半导体业的传统淡季,类比IC首季的毛利及每股获利状况,将会是法人观察的指标。

 惟以今年主板及PC、NB下单持续增温的情况来评估,投资人应该有机会可以验证类比IC设计股今年的持股获利。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