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 工人绝食 美资副总遭软禁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2月23日讯】江苏省南通市的美资企业约克保健器材公司,产品全部外销美国,是美国第二大体育器材供应商。于2003年12月22日向9名将于12月31日合同期满的工人发出通知,决定不再续签合同,也没有提供补偿费用。与此同时,公司提出与其他工人只签订6个月的合同。

从2月1日起,约克公司副总经理赵永禄被8名工人限制在办公室整整15天。与此同时,这8名工人背着铺盖,拿着炊具住进工厂,并从2月7日开始绝食,8日下午,6名工人被送进医院。

《劳动法》规定工作满10年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公司方面认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规定,约克是一家合资企业,工人转制过来后,工龄应重新计算。失去工作的8名工人对公司的决定不服,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或是提供补偿金,同时要求公司主要负责人直接对话,但公司不同意。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导,2003年12月底,工人们开始到如东县信访局上访,信访部门请如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但是工人们不愿意申请仲裁。2004年1月6日上午,如东县劳动监察大队张队长到约克公司了解情况。张指出:按劳动法规定,公司应该提前30天通知工人,建议约克公司把办理手续的时间顺延一个月,并提供工人该月的工资,约克公司同意了这样的方案。但公司主要负责人强调,这是处于人道考虑,这不属于解除合同,因此按照法律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工人,也不需要给予经济补偿。

劳资双方意见差异大

工人不满负责人未出面解决,“我们只是要求与郭老总直接对话。她为什么不来?”“我来了能解决问题吗?问题的关键是工人们要工作,而我们无法提供。”郭振民告诉记者,“劳资纠纷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况且场面这么混乱,我们的赵总都出不来了。我还能过去吗?”

回国投资遇腐败官僚

资方也有苦水,工厂从2月5日起,生产基本停滞,工人们的行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起绝食事件只是约克公司1993年成立以来无数次纠纷中最为严重的一次。

据报导,南通约克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是由如东县第二通用机械厂(下称二通厂)、中国设备进出口公司南通分公司(下称中设公司)、美国约克公司和旅美华人郭振刚下属的美中贸易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美中贸易公司是公司的大股东。

约克公司成立之初,开始是由二通厂的总经理翁正山兼任经理,后翁正山因经济问题在多年前被捕。美方发现汇入投资款被转入别的公司,且二通厂是以厂房和土地权使用证等折合20万美元出资,但美方发现合资公司每年还要交72万元人民币的租金。自己花90万元人民币买的轿车,却挂在别的公司名下,约克还需向另一家公司租赁使用。

美方通过诉讼追回8万美元,但是24万美元已经无法追回,只能作为坏账冲销利润。同时,两个中方股东的负责人都因为涉嫌经济犯罪被捕,两家公司也前后破产。股东之一的中设公司至今欠合资厂500万元人民币,因为担保责任,约克还为中设公司向银行赔了上百万元。

先天不足祸及员工

公司法律顾问说:“我自1997年担任约克公司的法律顾问以来,大大小小的官司不计其数,一般公司会有的问题约克公司几乎都有了。”

由于约克公司的先天不足,1995年,美方又在南通另一地创办了一家美神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公司计划逐步缩减约克的规模,直到关闭。在美方准备黯然离去的时候,不仅仅是绝食的8名工人,就是获得了6个月劳动合同的其他80名员工,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将失去赖以生存的饭碗。工人们承认,约克的收入在当地的合资企业也是中上水平。

由于谈判要求一直得不到满足,2月7日晚,激动的工人们宣布“绝食”,以死抗争。“我们忽然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能怎么办?要死也死在厂里。”在约克公司会议室里,工人们坐在椅子上,表情伤心而茫然,气氛一片凝重。

2002年底,约克公司关闭了铸造和油漆车间,56名工人失业,公司为这些工人提供1,500元─12,000万元(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不等的补偿。其中26名工人在签署协议之后向法院提出起诉,最终没有得到法院支持。

2003年3月,约克公司决定不再聘用10名行政、后勤人员,约克提供了与第一次一样的方案。10名工人拒绝签署协议。随后他们向如东法院提出上诉,2003年底法院仅支持了其中一人。

2003年12月,约克公司没有与9名合同已经到期的工人续约。“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按照劳动法规定,公司可以不提供补偿。”当地一位律师说。

工人有话说

工人们认为,他们来自当年的二通厂,该厂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按照国家,规定集体所有制改制是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但是连二通厂的工会主席也不知道,集体的土地厂房就成为股份合资了。

按照中国和江苏方面的政策,集体工厂裁员的话,会有买断工龄的补偿,而现在工人们却什么都没有了。让工人们更为绝望的是,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二通厂因为负责人的腐败问题,已经在2003年宣告破产,目前在清算程序之中。

国企转型引发社会问题

工人们已经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去办理仲裁手续,但此前曾有过多位工人败诉的经历。工人们内心仍是一片茫然,而美方股东也多次向记者表示,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绝非所愿。

在国有制度下,大家吃国家的,只要国家不跨,一锅饭大家吃到老。但是,许多民营企业一夜暴富,广积粮仓。很多曾为企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国企领导人或是凭关系坐稳宝座的国企领导人,开始谋划着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机为自己谋一个“法制保证”。

于是国企转型成为一些人敛财暴富的捷径,诸如承债式转让、贱卖打折、官商勾结、暗箱操作、协议转让、虚假破产等种种表象,可谓纷杂不一。

干了大半辈子活,从未想过转业,工厂倒闭,肥了假公济私的国企领导人,苦了求告无门的工人们。近年来,各地由于当局借改革之名,严重侵害职工权益,引发工潮不断,如黑龙江省逾60万林区职工的维权抗争、河南亚翔集团商丘市委大楼外示威、四川凉山钢铁厂职工抗议政府专断独行、辽阳工人大规模游行抗议…几乎每一次转型都成为一些人敛财暴富的捷径。

创业犯罪合法化

今年1月2日河北省颁布的“冀字一号”文件引发各界关注,该文件首次提出,民营企业经营者创业初期的犯罪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得启动刑事追诉程式;在追诉期内的,要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后果、悔罪表现和所在企业在当前的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依法减轻、免除处罚或判处缓刑。

众所周知,一些民营企业家的“第一桶金”或者来路尴尬,或者利用国家资源在短期内积累起令人咋舌的钜额财富,“民企原罪”指的就是民营企业家或富豪们财富来源的合法性问题。

民企经营者初期犯罪行为大都同党内、国企内、国家机关内干部的腐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民企原罪“既往不咎”形同鼓励贪污腐败。

目前中国贫富差距日甚一日,贫富矛盾日益尖锐,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早已发出了警报。在这种情况下, 不去考虑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快脱贫致富,不去设法控制、减缓、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反而为少数先富们的“原罪”寻求开脱之路,这样势必会导致社会成员利益发生分裂,产生矛盾,以致走向对抗。这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一大隐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星将修法减少新航机师劳资争议
澳洲工党打算为临时工争取更多权益
环球电视劳资达成协议 雇主今发放部分薪资
财经简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