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专家警告保护黄河源区冻土刻不容缓

标签:

【大纪元3月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九日电)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黄河源区冻土生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指出﹐要维持黄河源区生态系统平衡﹐促使黄河源出水量和水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较高水准﹐保护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已刻不容缓。

中新社今天报导,近十年来﹐黄河源区河湖局部地区多年冻土层厚度减薄乃至消失﹐多年冻土下界上升﹐且垂直上升幅度大于五十公尺。自一九八O年以来﹐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由原来的三点二公尺渐变为二点八公尺﹐出现季节性冻结深度变浅﹑季节性冻土厚度变薄和冻结期缩短等退化现象。

长期研究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引起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中科院专家认为,多年冻土退化使赋存于高寒草地和维系高寒草地生长发育的多年冻土表部的冻结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引发和加剧了高寒草地的退化﹑沙漠化﹑盐渍化以及水环境变异。这是导致黄河源区占主导地位的高寒草甸失水向沙漠化草地和黑土滩退化的主要地质原因。

研究人员指出﹐黄河源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多年冻土区的基岩类冻结层上水﹑松散岩类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非多年冻土区及多年冻土区融区内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冻结层水受多年冻土层及季节性冻土层影响﹐水文地质复杂多变﹐尤其是冻结层上水的动态变化年内及年际间极不稳定。

专家说,黄河源区的主要自然生态系统多建于冻土地质环境条件。冻土的发育前提是有可冻的水源及寒冷的条件﹐但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等因素已使冻土环境发生变化,关联到生态环境中的水﹑土﹑热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相关新闻
黄河清:廖亦武《证词》读后
上千“怪诞”猫头鹰降临黄河口
成语故事   疾风知劲草
天象人间
天象人间 人气 7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