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参与AMS计划 台湾中科院扬威国际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许绍轩╱台北报导〕台湾军方科技研发能力备受国际肯定,不仅冲出亚洲、更已飞上太空。
 
  由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主持的反物质磁谱仪(AMS )太空科学研究计划,邀请各国团队参与,台湾中科院展现惊人电子模组科技实力,不但在第一阶段计划以无故障的高可靠度,击败意大利团队所研制模组,目前进行的第二阶段计划,进度更是领先其他国家团队,给外国人不小压力。

  据指出,由于中科院表现突出,白宫副科技顾问Dr. Kathie Olsen 还特别写信给丁肇中与国防部高层首长,盛赞台湾团队卓越贡献,是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最佳典范。

  丁肇中说,这次计划研发成功的“超导磁铁”新科技,将直接影响美国火星载人任务成败。

  丁肇中说,AMS计划是要寻找宇宙的“反物质”与“暗物质”,等于是寻找宇宙的起源,由于计划相当庞大,必须由国际团队一起参与,当时他一开始就打算把计划中最重要的“头脑”,也就是微处理器,让台湾中科院来研发生产,掌握整个计划的灵魂。

  为何坚持要中科院来做?丁肇中说,他幼时在台湾成长,当时就知道台湾中科院的科学实力很好,因此一有这个国际科学计划的机会,他就想要让台湾来做,当时受到美国政府以经费昂贵、应该找可靠度高的国家承制为由反对,为了此事他与多位美国官员磋商,最后与NASA首席工程师谈了许久,最后以“我是计划主持人,一切成败我负责”的理由说服美国人。

  中科院为此在电子系统研究所下成立“反物质磁谱仪计划室”,负责研发制作触发与数据蒐取系统电子组件、设计制造高速资料处理器。

  计划室主任林玉兰说,中科院研发的六百五十个微处理器,比美国NASA的电子仪器系统要快上十倍,只经过二次测试就通过NASA的太空产品测试,八十七年6月2日安置在美国“发现者号”太空梭,进行第一阶段的任务。

  为期十天的任务圆满结束,中科院研制的电子模组返回地面,经过各种测试后,所有功能一切良好,同一时间也登上太空的意大利模组装备却出现错误而宣告失败。丁肇中说,中科院的科技实力,至此获得国际肯定,第二阶段的计划中,磁谱仪必须长期放在国际联合太空站上,电子模组的研发生产全部交给中科院研发生产,并同时承接德国、意大利与瑞士所设计的电子模组的生产。

  由于中科院强大的科研实力让国际刮目相看,白宫副科技顾问Dr. Kathie Olsen写信赞扬台湾的贡献,在这封信中指出,“AMS计划是NASA最受瞩目与深具意义的计划,非常高兴台湾团队设计研发的电子设备通过工程发展的验证,也反映出台湾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探索太空的使命与贡献,台湾被赞誉为国际太空研发合作的最佳典范,对中科院参与AMS计划阶段性的成就,给予极大的肯定与嘉许。”

  丁肇中说,第一阶段过后,中科院人员到NASA备受尊重,已经在国际间打开知名度,没有人敢小看台湾的实力,而且第二阶段的研发进度上,中科院进度遥遥领先,连意大利人都自承赶不上台湾的速度。

  丁肇中表示,AMS计划与美国火星载人任务关系最深的科技在于“超导磁铁”,这项全新科技将可让太空人免受宇宙射线危害,中科院依照任务分工,也制造了一部分“超导磁铁”将做为地面测试使用,台湾已经拥有此项技术。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