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评台湾电视史论文 指研究应深涉独特民风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18日电)当前新闻生态的挑战与出路专题报导,台湾电视史写什么?该怎么写?政治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林元辉评论前年政大传播学院主办“台湾电视四十年回顾与前瞻”研讨会中发布的论文集,他认为论文仍多充满专家知识,而非观众之电视史;林元辉并认为,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台湾独特民风,才能具体呈现台湾电视转变历程。

林元辉即将于21日在福华文教国际会馆前瞻厅举办的“当前新闻生态的挑战与出路”─曾虚白先生新闻奖三十周年研讨会中,发表“台湾电视史写什么?怎么写?–评台湾电视四十年回顾与前瞻论文集”的论文。

论文中针对史考、史识、史评等几个面向进行评论,总体而言,仍觉得这本论文集主要呈现的是专家电视史,而非观众的电视史。

林元辉在论文中提到,在研究之时加入本土意义的重要。如当今卫星电视科技不可谓不充分发展,何以台湾之“太平洋世代卫星电视”仍有兴衰?不由空间概念思索,何以台湾有线电视事业兴盛而卫星电视事业势微?而卫星电视事业竟能在地窄人稠的台湾生存,自不能独谓科技已突飞猛进所致,而应深涉台湾独特的民风与欲求。

他并举例指出,如SNG现场直播之新科技,乃扩大报导天地之法宝,抢新闻占先机之利器,举世无不用于快速报导,发掘真相,以促进新闻品质。台湾却看不出此新科技有助于理解真相,反而常见记者面对镜头结结巴巴、报导内容则浮泛而肤浅、画面又一再重复。

这些情形在“台湾电视四十年回顾与前瞻论文集”中并没有分析,林元辉认为,论文集中充满专家知识,难见广告代理商、新闻制作群、戏剧制作群、电视工程师、政策制订者、电视台经营者等六类身影和历史面貌,更不见庶民的生命流转与共同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