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医界大老怒︰医教出问题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罗碧╱台北报导〕“医师值班时间怎么可以不在医院里?怎么可以不看病人就做诊断呢?现在的医学教育真的是出问题了,怎么教出这样的医师?”在医界因教学严格而有“雷公”封号的总统府资政陈楷模昨天早上气急败坏表示,国内应该要重新检讨什么样的人不能当医师。

他认为,一个没有怜悯心的人是不能当医师的,当医师是要有热忱,愿意视病犹亲,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即使我自己没有能力,我做不到,我还是愿意请别人来帮忙,而不是看都不看,就想尽办法把他转走。

陈楷模直言,邱姓女童的事件再次暴露出现今国内医师没有亲自诊疗病人的问题,而且值班医师竟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错…,这都显示出我们的医学教育出了问题。

他还记得自己在当学生时,就曾经发生过前台大校长傅斯年因为查到有值班医师在值班时间没有待在医院内,就要该名医师第二天不要来了,他一直记忆犹新,未曾忘怀。那像现在只是记过、记申诫,而且还可申诉?

陈楷模说,在他们那一辈的观念中,以医院为家是常有的事,因为人命关天,没有比救人更重要的,不过陈楷模也说,现在时代不同了,整个社会价值观都变了,如果一个人知道他有错,还有救,还可以改,可是若一个人根本就认为他没错,而且坚持“以前都这样,为什么现在不行?”时,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是整个体系出问题了,张珩及神经外科的教授没有把学生教好。

陈楷模也忧心,邱小妹的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未来会更严重,如果大环境及制度不改,观念不改,推病人的事情还是会发生,而他不禁也有点灰心地说:“我老了,管不动了…”。

前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吴运东昨天也直言,现在国内在招考医学生时,还是以成绩表现为主要考量,却是忽略了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究竟有没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以及以救人为职志呢?

吴运东说,他二年前参加世界医师会时,当时与会医师就曾讨论过医学伦理及医德的标准,当时有非洲的代表说,他们没有办法做到,因为仪器、设备等限制,但是美国的医师代表却很坚持,医师救人的职志是无国界的,没有第二种标准,就像南亚海啸,即使是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医护人员还是要想尽办法抢救生命的,有什么比生命更贵重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