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拉虎皮作大旗

—— 评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言论

王维洛

标签:

【大纪元1月24日讯】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最近接受了《环球》杂志得采访,谈他在印尼海啸大灾难后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哲学思考,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为题发表在2004年1月10日《环球》杂志上。

一、还没有掌握科学工作的ABC

何祚庥在文章中以“人与自然,以谁为本?”为标题讨论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何祚庥说:“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

为什么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要以“以人为本”呢?何祚庥自己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理论,而是引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胡锦涛曾讲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好几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用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讲话为自己关于“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的理论作为依据,足以看出何祚庥先生的水平。有谁见过美国的科学工作者,引用布什总统的讲话为自己的理论做依据?有谁见过德国的科学工作者,引用施罗德总理的讲话作为自己的理论做依据?在德国大学,如果一个大学生是用施罗德总理的讲话作为毕业论文的理论依据,那么他的毕业论文成绩肯定是不及格,因为他连做科学工作的ABC还没有掌握。

以前,何祚庥在文章中多引用毛泽东的语录作为自己理论的依据,后来则引用江泽民的讲话作为自己理论的依据,现在则以胡锦涛的讲话作为自己理论的依据,就是没有自己的理论建树。毛语录中和何祚庥观点相近的很多,何祚庥为什么现在不引用毛泽东的语录?因为毛泽东在政治上过时了。同样,江泽民的讲话中也有讲生态环境问题的,何祚庥为什么现在不引用的江泽民讲话?因为江泽民在政治上过气了。所以何祚庥就引用当今在位总书记胡锦涛的讲话。

中国和世界有一点不同,就是美国、德国的政治家多引用科学家的话,而中国的科学家多引用政治家的话。

再者,何祚庥在此有意曲解胡锦涛的讲话实质,让读者误解,以为胡锦涛在解释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时,提出“人与自然,以人为本”的错误思想。胡锦涛的讲话涉及的是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问题,就是中国人的未来发展问题,提出“以人为本”是区别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或是”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执导思想。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框架内,“以人为本”有完全不同含义。

二、“人定胜天”

何祚庥在文章中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

何祚庥说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可见何祚庥不知道“人定胜天”这一词语到底来自何方,以为是进步的思想家提出的,意思是“人一定能战胜天(自然)”。其实“人定胜天”一词来自中国古汉语中的“人定兮胜天”。“人定”是主语,指人的计谋。胜是“比……重要”的意思。中国古代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人定胜天”的本意是:人的计谋比时机(天时)更重要。

正因为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没有人会提倡和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只是在工业革命之,生产力发展了,有一些思想家错误地以为人类现在掌握了大机器,有能力和自然斗争了,并且人类可以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获得胜利。

三、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以谁为本?”这个问题提得就不对。

在讨论“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时要认识清楚,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离开了大自然就不成为人。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独立于大自然的人类。何祚庥理论的错误就在于,何祚庥认为世间的一面是人,另一面大自然,两个是独立存在的,可以对立起来,因此有“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的问题。

只要认清了这么一个事实“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也就不会提出“和大自然斗争”的口号。赵大年先生在“环境意识和环境文学”一文(金台随感)中对人和自然有精辟的论述,现摘录如下:

“其实,华夏先哲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近来深受中外学者重视。“天人合一”说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我理解,它的核心,是把人类看做自然界的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虽说人乃万物之灵,但人类与万种生物一样,都是由大地母亲哺育,靠阳光雨露滋润,才获得生命和生存条件的。因此,妄谈“征服自然”、 “人定胜天”,为所欲为,就有破坏环境和遭受大自然惩罚的危险。六年前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大家终于认识到,只有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才有可能持续发展。这个认识,是在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经历了无数惨痛教训之后才获得的。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本世纪末和新世纪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环境意识,是当代最先进和最科学的思想之一。”

附录: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16:08 《环球》杂志

(转载自《观察》(网址:http://www.guancha.org)(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王维洛:三峡工程移民人数是113万还是180万?
王维洛:朱熔基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外迁异地安置计划的失败
王维洛:三峡工程开工十年死伤枕籍
【九评征文】王维洛:中国共产党和三峡大坝工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