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高县树德科大牛墟活动惕励莘莘学子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四日电︶一场传统怀旧的﹁牛墟﹂传统市集今天在高雄县树德科技大学展开,摊贩的叫卖声、横行校园的牛车、农家提供的牛铃及牛轭等农耕器具展示,让人忆起古早味的台湾生活,也惕励莘莘学子要勤奋向学。

墟是市集的意思,牛墟是牛只贩卖的场所。早年台湾,农耕动力全靠牛只,几乎所有农民都饲养牛只,无论是耕田拉车或乘座,都仰赖黄牛或水牛。

树德科大建筑与古迹维护系获得的资料显示,南台湾在全盛时期有两千多头牛只,因此牛只的买卖流动颇为频繁,也造就部分牛贩专门以介绍牛只买卖为业。民国十三年因应实际需要及牛贩业者的鼓吹,在当时的冈山郡冈山庄﹁宅内保仔﹂古厝前大埕︵现今冈山镇维新路南边︶,成立第一个冈山原始牛墟,并订定每月一、四、七日为墟日,当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牛只群集墟中交易,人头钻动,牛只叫声、牛贩讨价还价声,加上杂耍与点心吆喝声、卖药郎中的歌声相互交织成一片热闹的景象。

这处牛墟几经迁徙后在冈山镇前峰阿公店溪边落脚,到民国六十九年十月因不敌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改变,而停止营运。

为让年轻学子追忆当年祖父母的筚路蓝缕,以及农民乐天知命的勤奋,树德科大建筑与古迹维护系的师生,选择在休耕后的农闲时期,与学校附近的农家共同策划今天的﹁牛墟活动﹂。

会场展示的农耕器具、乘坐的牛车、牛只都是高县燕巢乡居民友情赞助。活动安排有温馨的路边奉茶、古早味摊贩如抽抽乐、麦芽糖、打弹珠等,学生的叫卖、吆喝声,缓步行走的牛车,让人有如置身在早期台湾的农村。

学校建古系学生苏柏嘉,学校位在农业乡镇的燕巢,藉由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文物的提供与展示,不仅增加学生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也让更多人了解牛墟的背景与农业社会的发展轨迹,也表达学校对燕巢地区乡土文化的关怀,并使社区文化环境与校园紧密结合。

会场也安排为澎湖县花屿国小爱心捐书活动,获得全校教职员工热烈响应。9401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