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易﹕小国人的博大情怀

吕易(墨尔本)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7日讯】只有9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瑞典﹐虽然远离印度尼西亚亚齐省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地震中心﹐但却在这次印度洋大海啸中人员伤亡惨重。截止笔者发稿﹐已经有几百名瑞典人死亡﹐另有3500多人至今下落不明。何以至此﹖因为生活富足﹑社会福利发达的瑞典人喜欢在阴暗寒冷的冬季外出到阳光充足的旅游圣地度假﹑观光。2004年12月26日的大地震和海啸发生之时﹐数以万计的瑞典人就正在泰国等世界各地旅游。故蒙受这悲惨而罕见的灾难。

过去﹐我们华人常以泱泱大国而沾沾自喜﹐似乎只有我们大国才会经济发达﹑文化灿烂﹑科技领先﹑民智超前﹑见多识广﹑胸怀宽阔。而小国寡民一般都孤陋寡闻﹑眼光短浅﹑观念落后﹑思想狭隘。然而﹐通过此次瑞典人对地震和海啸灾难的表现和态度﹐又一次击戮了我们的傲慢与偏见。又一次证明小国之民同样有我们所不具有的博大情怀﹐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特别在人类交往如此方便﹑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地球村时代﹐我们再也不可自以为大﹐傲慢狂妄地排斥﹑拒绝吸收他人先进﹑科学﹑优秀的东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卫生﹑教育﹑体育等各个方面。

面对灾难﹐瑞典人有什么样的表现和怎样的态度呢﹖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积极营救﹐捐物捐款﹐并与世界各国密切配合等自不必言﹔外交部长亲赴泰国灾区﹐首相佩尔松多次通过电视等媒体向国民报告灾情和救援进展情况﹐并也要亲赴泰国﹑印尼等地﹐也是完全理所当然。只是瑞典人现今在媒体上有关今后的讨论﹐着实令人敬佩﹑感叹﹗他们没有将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本国人的救助﹑抚恤和安慰的层面。而是更关注受灾比他们还严重的泰国﹑印尼等国家和人民的灾后重建。“本国人平安归来就好了。我们更应关心﹑支持重灾国家的重建。我们要通过更多地去泰国旅游来帮助他们尽快回复旅游业。”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瑞典志愿者奔赴泰国﹐帮助那里的人民救灾和重建家园。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这是多么博大的情怀﹗这才是真正的爱人如己﹗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现代人应有的觉悟和风范﹗

无独有偶﹐人口只有2000多万的澳大利亚﹐也是不遗余力地支援受灾的国家和人民。在庆祝元旦的除夕夜﹐悉尼人在施放烟花前﹐集体向海啸死难者默哀一分钟。首相霍华德讲话﹐鼓励国民慷慨解囊﹐积极捐助﹐现已达数千万美元。澳洲政府更表示愿以高达6亿多美元的捐助﹐帮助受灾国家。我们的香港同胞将原准备的庆祝活动取消﹐以示对死难者的纪念和哀悼﹐而且还有多个组织和团体上街积极为灾区人民募捐。

相比之下﹐中国的党﹑政﹑军首脑胡锦涛﹑江泽民﹑曾庆红﹑贾庆林﹑黄菊等人﹐却依然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听京戏﹑看歌舞﹐欢声笑语﹐喜笑颜开。虽然﹐中国政府也表示要捐助5亿多元人民币。但从这些党﹑政﹑军首脑在世界同悲的时刻依然赏歌看戏﹑寻欢作乐的行为﹐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捐助的背后﹐是为了衒耀一个大国的实力﹐借机扩大在这个地区的影响﹐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

如果说北欧的瑞典人和南半球的澳洲人与我们中国人有着人种﹑民俗﹑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那么﹐与我们同种﹑同文的香港人都能够与人同哀﹑同懮。自誉为礼仪之邦的泱泱大国的中国领导们﹐却为何做不到﹖难道他们就丝毫没有为彼此间的这么大的反差而相形见绌﹑自惭形秽﹖

旅居瑞典的华人﹑自由撰稿人茉莉女士说得对﹐她认为瑞典国家和人民之所以有这样博大的情怀﹐是因为瑞典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观念早已深入每个人的心田﹔瑞典又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必须向选民负责﹐否则﹐就要被选民选下台的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国家。因此﹐在他人有难之时﹐爱人如己﹑悲悯怜恤﹑慈爱关怀等﹐自然就成为这个国家上上下下﹐每个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意愿﹑共同精神。

啊﹐是的﹐澳洲不也是基督教国家吗﹖香港不也是因为受到英国基督教文化的浸润才与大陆有着如此大的差别﹖不管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崇高灵魂的形成或造就﹐看来是不能没有基督的﹗

但愿我的骨肉同胞﹐牢牢记住基督“爱人如己”的话语﹗使我们华人真正与世界人民心连心﹑情系情﹐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2005-01-06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