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东沙确定有古沉船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美芬╱台北报导〕内政部营建署委托专家研究,证实在我国东沙海域确有古沉船遗迹,这项发现将促使内政部考虑进一步地进行水下考古行动,水下考古遗迹包括沉船、原住民文化及码头、人工修建的自然岩脉或其他沈在水下的结构物等。

考虑成立海底公园 但是人力不足

东沙海洋国家公园筹备小组主任吴祥坚表示,经过专案小组的研究及考察,以声纳探测结果,发现东沙海域确有沉船遗迹,也因国际法、联合国相关法令的考量,目前打算进一步研究,在保存上,考虑成立海底公园,以水下现况进行保存。

不过,他坦承目前国内水下考古人才及能力相当有限,而且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与国际法的相关规定有些不符,未来可能产生争议。

吴祥坚表示,东沙多礁滩,附近海象诡谲多变,夏季经常有台风,由目前东沙环礁上仍留存近代不同时期的各种搁浅船骸推测,在航海技术与仪器设备较差的古代,东沙海域对于航行船只应构成极高风险,但也可能在其海域保存不少文史资产。

五艘沉船 年代最早为一七六一年

营建署委托财团法人海洋台湾文教基金会进行东沙海域古沉船遗迹调查研究,已经完成期末报告,这次研究是采取跨国合作模式,世界知名国海考古专家西澳海洋博物馆Jeremy Green博士,曾到台湾参加研习会,查证后并指出,光是在东沙海域就有一七六一年到一八五四年五艘含瑞典籍在内的沉船,并且可能有许多东印度公司的船舶沉没该处。

在民国九十三年,由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院进行东沙沉船初勘,以侧扫声纳探测东沙环礁海域地貌现况,并配合水中定位系统,以配合差分式全球定位系统(DGPS )进行水下搜寻及探测,结果初步判定有多处“疑似”沉船遗迹。

2004年5月再进行进一步的水下探测,还是以侧扫声纳及配合DGPS卫星定位系统,这次的探测结果,所扫测范围在目标物误差一公尺以内,结果显示,原本在东沙环礁附近海域的疑似目标物,判断为“外来物”。

2005年8月,再进行一次正式的探测,是由海巡署成立“碧海专案”,并派遣“福星鉴”支援,锁定环礁北边现有搁浅船骸附近海域进行调查,根据水下考古学会提供的照片,显示从古至今应有相当多的船只在附近不幸搁浅遇难。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