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汰换浅根路树树种 是深耕台湾标本兼治之道

人气: 36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鸿国台北九日电)台湾每个县市都种植路树美化市容,但在追求速成浅碟式社会文化下,浅根性树种反成各县市政府路树树种选择最爱,其中“榕树”更是浅根树种代表,每遇风必低头、遇雨必折腰,因此,汰换浅根路树树种,进行深根性的树种新计划,则是绿化及深耕台湾的标本兼治之道。

路树种类选择,不仅攸关各县市的市容发展,也关系到各县市政府对都市计划有否长远规划能力;也就是说,路树种类的选择看似小事,实则影响深远。以台北市的市树“榕树”为例,则是浅根树种的代表,而这种浅根性的路树在台风来袭时除台北市外,几乎是各县市街道路树轻易见的惨况。

不少都市景观专家认为,一般浅根性树种易成活,生长快速,成长后树冠茂盛,道路及公园绿化成绩较易显现,但也因根浅又受风面大,常形成“头重脚轻”情形,再加上道路硬体建设的设计不良,风雨来袭时容易倒伏,甚至连根拔起。

在路树先天条件不良下,偏偏今年众多强烈台风都千里迢迢的远渡重洋而来,更显得路树倒伏的问题严重性,尤其是风强雨骤下,倒伏的路树、断枝随风飞舞,极易造成车辆及行人的伤亡损害。

根据台北市政府“海棠”、“马莎”台风受害统计调查,榕树、橡皮树、盾柱木、菩提树等浅根树种,共有一千四百零九株倒伏,占倒伏树木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一,其余百分之六十九共三千一百五十八株倒伏树木,均为新植或移植未达五年根群尚未伸展稳固的树,这些树原本就容易雨后土质松软而倒伏。

以台北市为例,在历经多次风灾,北市抽水排洪绩效亮丽,风雨未造成太大淹水,但路树受灾后却让市容受损,甚至遭行政院长谢长廷质疑断枝落叶未立即清理,堵塞排水。

若要分析其中原因,则可归咎主管机关对都市景观长远规划能力;法界人士表示,如果扣除“美化市容”的快速性成效,可能有政治及选举考量等因素,主管机关应从历次台风对路树所造成危害经验中,选择合适的路树种类,而非一成不变继续栽种不适合的路树,否则所得到结果就会遭民众批评,并浪费国家预算。

另外一项摧残绿意的帮凶,则是道路硬体设计不当。公务单位认为,人行道更新施作时须下挖二十五到三十公分深,并铺设混凝土等人工地盘,浅根性树种盘附表面土壤层根群常遭切除,致根群盘着力降低;人行道上留设植穴空间过小、土壤深度不够及未拆除包裹植株根部土球的植生袋,都影响树木根群发展及抗风防台的能力。

现阶段台北市为革除浅根性树种所可能造成的危害,已要求工务单位重新检视树种的适切性,甚至有意重新遴选新市树;市府官员指出,经相关单位研商后决定展开深根性树种更新计划,逐年将易倒伏且根群会乱窜,破坏道路、排水沟等硬体设施的浅根树种一一汰除。

根据公园处规划,原则上,遇路树缺株补植、歪斜树换植、配合工程移植后复植等情形时,都将换植抗风性较强的深根性原生树种为主,包括樟树、茄苳、黄连木、无患子、乌臼、罗汉松、竹柏、杜英、苦楝、流苏等。至于现有仍未换植的浅根性树种,将采截剪方式降低高度,增加抗风性。

工务局表示,人行道植穴将建议改采带状式植穴,以利植株的根系发展。此外,因植穴面积不足致新植树木支柱支撑力不足问题,未来也拟比照台北县作法,选择适当路段的分隔岛试办钢索牵引,当台风来袭并发布海上警报时加挂钢索,以取代植物保护架的功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