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手机双核处理器 台研发成功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友芳╱新竹报导〕工研院系统晶片技术发展中心(STC )研发出国内首颗无线通讯多媒体的双核心应用双处理器(PACDSP ),与国际领导厂商德仪(TI )互别苗头,国内IC设计业洽谈技术移转热络,前5大IC设计公司已有3家签约,预计明年4月正式移转业界导入量产,技术团队也将于明年衍生到业界成立公司。

STC主任任建葳表示,该中心花费2年时间投入研发双核心应用处理器,现拥有14项专利。所谓双核心处理器包括ARM主处理器、数位讯号处理器(DSP ),前者为人机介面的晶片管理功能,后者具备声音及影像处理功能,目前已采0.13微米完成试验阶段,将整合为系统单晶片。国内处理器技术向来落后国际产业界,手机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处理器犹如晶片的心脏,技术复杂度高,涵盖硬体、软体、测试等。

任建葳指出,由于国内IC设计业采ARM规格居多,该中心的双核心应用双处理器跟德仪一样,也为ARM主处理器、数位讯号处理器。国内IC设计业陆续投入手机晶片研发,向STC洽谈技术移转热络,包括联发科(2454 )、联咏(3034 )等,前5大IC设计公司已有3家签约。

研发过程 有黑道哲学、爵士精神

记者洪友芳╱专访

工研院系统晶片技术发展中心(STC )研发出国内首颗手机用的PACDSP(双核心数位讯号处理器〉,研发团队6、70位工程师,平均年龄30岁不到,带领团队的主管廖宜道说,工研院没有民间业界丰厚的分红配股诱因,2年来,他们卖力投入此前瞻技术的研发,持续动力来自彼此奉“爵士精神”及“黑道哲学”为工作守则。

64年次的廖宜道爱听爵士乐,他观察到爵士乐团成员们上场表演都自然流露出开心表情,角色分工配合得很好,为了凝聚向心力,他倡导“爵士精神”,即人人尊重自己工作舞台,也愿给予同伴鼓励及表现喝采,分工明确及授权最大创意发挥空间则是廖宜道的管理秘诀。

另“黑道哲学”则是“答应老大的一定要做到”,廖宜道说,对主管的允诺要说到做到,不能拖延或敷衍,廖宜道回忆过去2年投入研究PACDSP,常晚上9点后才下班。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