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还在燃烧吗?

Chuck Colson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22日讯】连日来的暴力骚乱已将法国的大小城市变得如同战区一般,而此刻专家们正忙着为这次骚乱搜寻合理的解释。有的说应该归罪于法国青年人中间那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还有的说这都要怪法国社会没能好好吸收那些伊斯兰移民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都只不过触及到表面的症状而已。真正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法国自身传统道德与文化活力的丧失。

法国移民后裔男性青年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四十,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却很少有人关心这骇人听闻的数位背后的原因。答案不是别的,正是法国现在的经济体制。对此作家Elizabeth Eaves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国经济)正活活吞噬着法国的年轻人。”

对于多数法国人来说,现在的这个体制简直就是梦幻般的:一星期工作35小时,一年六个星期的带薪休假,还有那如铁饭碗一般几乎不可能被解雇的就业制度。而维持这种乌托邦似的福利体系的负担则落到了位于社会经济等级底层的人们身上。换句话说,现在的法国经济体制几乎创造不出新的就业机会。

而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要改变这种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的陈腐制度的几率却几乎为零。正如Eaves指出的那样,”只要那些骚乱者还没有闹到凯旋门门下,多数的法国人就仍将继续选择这个让他们坐收既得利益的制度。”

但正是这种目光短浅的制度使得法国社会始终存在着那麽一批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而正如任何犯罪学家都将告诫你的那样,象这样一个充斥着上述这种年轻人的社会,其大街小巷必将是麻烦不断。实际上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次在法国发起骚乱的许多青年人都将他们焚烧汽车的原因之一归结于”穷极无聊”。

如果说法国的经济政策是极具自我破坏性的和目光短浅的话,那麽法国在吸收融合外来移民方面作得更是形同虚设,毫无任何成效可言。法国的问题不是在于它是否象美国那样对移民的宗教和民族传统给予了合理的接纳,而是在于它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促使那些新来移民和他们的子女脱离那些藏垢纳污的移民聚居区和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的影响,导致后者对移民青年的影响日益蔓延和扩大。正如一个在移民聚居区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告诉CBS记者的那样,”在这儿你就已经不是在法国了 “。

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对法国穆斯林移民社会的钳制非常严重,其中最丑恶的一幕表现在对那些违反伊斯兰极端主义法西斯教条的年轻女性的摧残上。这些女性通常会遭到轮奸。Samira Bellil是一个祖籍阿尔及利亚的年轻穆斯林女性,她三次受到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奸污。不但没有任何人给予她任何同情和救助,她甚至被自己的亲身父母赶出了家门。

其他类似Bellil凄惨经历的例子还有很多。去年,一名17岁的少女被一名伊斯兰极端主义歹徒活活烧死。难怪在法国的大多数穆斯林女孩为了避免遭受类似的惨祸而不得不整日戴上面纱,丝毫不敢抛头露面。

尽管那些最具轰动效应的暴行受到追究,施暴者也受到起诉,多数的类似犯罪行为实际上大都不了了之。而法国政府也一直没有要去努力终止在移民聚居区横行无忌的恐怖和暴力行为的意思。人们似乎更愿意把头扭到另一边,去享受巴黎夜生活的喜悦。但他们可曾知道,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消长都站在伊斯兰极端分子一边。法国人不愿意生孩子,人口出生率一降再降。而法国穆斯林移民的人口出生率却要比前者高得多,且有新的穆斯林移民源源不断地进入法国。可以说,我们所了解的那个本来意义上的法国正在消亡。

如同处于这个后基督教时代的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法国面临的真正问题在于这个国家堕落的,僵化的,充满弊端和缺陷的世俗主义世界观。法国已经丢弃了其本来的基督教传统,拒绝对其问题丛生的福利制度施加改革,并且没有一个明确的道德理念。法国道貌岸然地拒绝和蔑视英美两国以道德责任感为主导的外交政策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没有了一个长远的理念,人类社会必然衰落,这就是为什么法国社会注定将会吞噬它的年轻人,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年轻人对它反戈一击的原因。

【作者Chuck Colson为Townhall专栏作家,美国知名保守派社会活动家。】

原文:Is Paris Burning Yet?
France’s Homegrown Muslim Problem
Nov 14, 2005
by Chuck Colson

──转自《右派网》(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台湾少女黄伊宣在国际大提琴赛活动崭露头角
法国旅游业并没有因开放中国观光客而获利
【热点互动】法国大骚乱解析
法国官方网站公布命令延长紧急状态三个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