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韩贸易逆差扩大 学者建议培植明星小产业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五日电)台湾对韩国贸易逆差扩大,据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叶懿伦预估,今年全年可能扩增至80亿美元,两国在彼此市场出现韩“热”台“冷”情况,要突破困境,建议政府应在小产业中培养明星企业。

叶懿伦最近完成“台韩科技产业政策及出口竞争力分析”报告,发现台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五十年间,藉由出口导向经济产业发展政策,创造“台湾奇迹”与“汉江奇迹”。近十年间,台韩二国对贸易依存度都节节上升,贸易活动重要性持续扩增,但台湾出口成长力近年力道却远不及韩国。

据财政部、韩国统计厅资料,2004年台湾对韩国出口53.5亿美元、进口116.6亿美元,贸易逆差由 2003年的41.3亿美元大幅扩大为63.1亿美元,逆差成长率 53%。

今年前三季台湾对韩国逆差已达55.6亿美元,至十一月止累计为70.8亿美元;叶懿伦预估全年可能突破80亿美元,相较1995年的17.6亿美元逆差,台韩贸易逆差在近十年内成长3.6倍。

叶懿伦表示,台韩贸易逆差扩大,象征韩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而韩国产品更在近年内大幅打开台湾市场,台韩二国在彼此市场出现韩“热”台“冷”情况,令人关注。

叶懿伦分析,台韩贸易逆差主要项目来自电子零组件,尤其是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 (DRAM)在2004年对韩国逆差达24亿美元,今年前9月也达到19.2亿美元。

此外,韩国在台湾消费市场积极经营,一波波进攻,例如手机、化妆品、洗衣机、汽车等消费产品,出口产业多元发展,但台湾却只能高度依赖电子零组件,造成台湾对韩国出口表现牛步。

为改善台湾出口竞争力,叶懿伦建议,台湾产业政策不该只有两兆双星,应发展小产业大企业,例如台湾在自行车业、高尔夫球头等产业居全球牛耳,汽车零组件也抢进欧美市场,显示小产业也能在全球占一席之地,台湾有最灵活的中小企业,政府应让台湾各种小产业成为明星大企业,才能突破困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