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进党内建议 补选主席决定2008人选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邱燕玲/台北报导f苏贞昌请辞后,民进党主席将进行补选,党内建议不如借此机会提前决定二○○八总统人选;也有人建议苏贞昌投入补选,对党的未来与改革提出想法,寻求党内基层民意的支持,带领民进党重新出发。

有人主张苏贞昌应投入补选

同时,谢长廷、吕秀莲、游锡堃或任何有意角逐二○○八大位者,都可出马竞选党主席,也等于是借此机会提前决定二○○八人选。

民进党县市长选举惨败,党内对于未来补选产生的新任党主席相当关心,认为新主席对党的未来负有重任,并普遍认为陈水扁总统已无法钦定人选,一定要由党内民意自行决定,对党才是正途。

据此,民进党内已有“苏贞昌投入补选争取党主席”的声音出现。持此看法的人认为,新任党主席的角色非常重要,一定要大开大放、带领民进党进行彻底的改革,放眼党内,除了苏贞昌外,几无一位够份量又有能力的人足以担纲。

主张此论点者认为,苏贞昌为败选请辞下台,马上又投入党主席补选,也许看来有点奇怪,但此刻已是民进党存亡之际,补选出来的党主席责任重大,一定要有所作为。

而苏贞昌再投入党主席补选,有点类似“马英九竞选党主席模式”,与基层面对面、提出党改革的主张,倾听基层党员对民进党改革的想法,进而达到凝聚党内力量的目的,取得党内的认同与支持。

民进党内认为,依据时程,民进党约在2007年决定总统提名人选,而那一年还有立委选举,党内拼斗激烈后还得为立委选举作准备,因此不如提前,在这次党主席补选中一次解决。

领导民进党 是责任非权位

记者邱燕玲/特稿

在县市长选举惨败后,民进党“除弊”的急迫性远大于“兴利”,职务重要性也从“阁揆”悄悄位移到“党主席”,在民意对民进党改革有深切期盼下,补选出来的党主席将是一项责任而非权位。

县市长选举大败,证明民进党改革未达目标,若仍以过去维持表面团结、私下派系恶斗竞争的方式面对,民进党的声势只会如政党支持度一样,一路下滑。

党主席补选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一方面需要彻底改革民进党,一方面也要能鼓舞、凝聚党内士气,因此这次补选绝非由扁钦定人选,而是让有意带领党改革的人自己站出来、让整个民进党选出自己需要的党主席。

因此,不论是苏贞昌,或是吕秀莲、游锡堃、谢长廷,或是其他党内人士,甚至是陈水扁总统,只要是有心为党进行改革,任何人都有资格、都应出马角逐党主席,透过党主席补选,让社会各界看到民进党的自我反省与检讨,进而带动民进党的新气象。

县市长选举结束后,外界开始揣测北高市长与二○○八总统人选,但现在的民进党已无法从职务、权位来思考,必须以党的改革为出发点。

这次县市长选举过程中,苏贞昌、罗文嘉的改革结盟已趋成形,这两人或是党内任何人投入、引领民进党的改革风潮,都是值得鼓励之事。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