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让外国人了解台湾传统的窗口:工艺所特展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志远纽约特稿)透过艺术表现传达鸡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类的依存关系,是这次文建会在美国举办鸡年巡回特展的目的之一。两位来美助展的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的许峰旗、张雅雯,在安排美国巡回展在罗德岛州首府普罗维敦斯市的首展后已赋归返台,行囊里多了一份将台湾传统文艺介绍给美国友人的成就感。

普罗维敦斯(Providence)市,一个人口不到二十万的小镇,在美国旱期开发史上却占一席地位,一六三六年建城后,曾是宗教异议者避难所,教堂林立外,由于本身是港口,因此帆船运动颇为盛行,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就设在这里。

之所以选在这里举办工艺所美国巡回展首展,除了驻波士顿台北经文处和驻纽约台北经文处台北文化中心的撮合及协调外,主要也是因为罗州的州禽(statebird )正好是“罗德岛红鸡”。在中国鸡年的当头选择也是以鸡为代表的州,具有特别的意义与趣味。

普市历史悠久,作为展览场所的市政厅也是古色古香,建筑称不上宏伟,外观也不见得起眼,但五、六层楼挑高的建筑,虽然没有雕梁画栋之美,也蕴含着古典的堂皇,从台湾空运来此的三十五组、四十件作品,就在晕黄灯光的回廊下,展现着朴实、逗趣又纯真的台湾工艺杰作。

本身在市政府工作的强森,特地约好全家人在下班后参加开幕典礼,欣赏舞狮、缎带舞、古筝、原住民舞蹈外,也让两个女儿聚精会神地坐在捏面人前学着做鸡造型的作品。

他和太太仔细观赏作品后,知道鸡在台湾的谐音,也有“吉祥”含意后,不禁开怀地说,他不知道“鸡可以吃,而且有很多种吃法”外,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功能”。

这次特展创作的材质多元,显示来自台湾各地丰富的人文蕴藏,三义木雕、彰化二水螺溪石的砚台、莺歌陶瓷、南投竹编、大甲蔺草编、花东玉石等,都栩栩如生地在异乡表达着台湾民情风俗及对鸡的重视和依赖。

一位老妇人蹲在香蕉树下的“阿嬷饲鸡”版画,是林智信的作品,成功表达了怀旧情绪;陈正雄的木雕“闻鸡起舞”,颇能反映出雕刻大师朱铭的风格:黄辉雄的青铜像“司晨”,可以看到西方现代雕塑的影响和抽象造型。

而“争食”的石雕又发现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可爱;董座的石砚“期待新生”,清楚地表现了母鸡的角色:“有凤来仪”的银饰和陶版釉彩作“田园乐”,甚至可以当成礼品。

文建会所属的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台北展示中心,为这次展览筹备了将近一年时间,许峰旗身为代理主任也奔波了近一年,并亲自来此负责首展的工作。

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作品外,也表示,这些大多是在国内参加过比赛得奖作品,或是老一辈、德高望众艺术家的结晶;呈现在外国友人眼前,是他认为最成功的国民外交。 

正如同许峰旗的成就感及工艺所所长洪庆峰的祝贺词所说,透过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以台湾文化特质赋予作品新生命,让国外友人了解台湾传统工艺的内涵,和它着重的常民生活美学和传统精神,正是工艺所多年来依照十二生肖举办海外巡回展的主要目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