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买屋送装潢 便宜更要实在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陆敬民╱专题报导

有关装潢规模,一般分为基础装潢和全屋装潢两种。室内设计装潢专家透露,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想知道装潢的“行情”,但实际上,装潢很难订出所谓的“行情”,因为装潢师傅的“工”(粗或细 )、建材的“料”(用料、备料和损料 ),及施工天数都会影响价格,顶多是订出一个参考基准,在这个基准之上做增减。

基础装潢指的是包括天地(天花板、地板 )、墙面、电视柜、厨柜等必要的装潢,但用料较为阳春。

一般来说,在不聘请设计师特别设计的情况下,台北县以每坪1万5千元的代价,便能拥有合用的装潢效果,台北市则要再多出5千元左右的价格,太便宜的装潢费不见得是好事,但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全屋装潢指的是包含沙发、床组、灯具、书桌及餐桌椅等家具,有时甚至包含窗帘、床被套等家饰。至于主卧的更衣室、玄关的衣帽间,以及和室、卫浴、藏酒柜、琴室、视听间等客制化服务也很常见。

一般来说,全屋装潢的费用是没有上限的,只要消费者付得起,无论每坪5万元或15万元都有相对应的装潢效果。

预售屋和新成屋的“送装潢”手法,对消费者的好处是省事,透过业者大量采购和统一订制,消费者可省去自行委外装潢的精力,而且业者拿到的价格低,若换算成差价,大约便宜2到3成。

但消费者也有可能成为“肥羊”,绝大多数的“送装潢”费用均含在房屋总价,但业者是用“批价”和装潢公司签约,而用“市价”向消费者计费,若消费者自行委外装潢,只能向业者扣除“批价”,并不能扣除“市价”,业者等于赚了一手差价,还间接强迫消费者接受“送装潢”。

此外,统一订制的“工”和“料”均非消费者所能掌握,若消费者要更改装潢项目,还必须额外计费,这也增加未来验收时的风险。

合约、DM 自保要件

记者陆敬民╱专题报导

“买屋送装潢”大都针对低总价市场的客户,室内设计装潢业者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当业者“送装潢”的促销手法铺天盖地而来时,消费者应格外谨慎,凡事均以广告DM及合约内容为准,这样万一发生纠纷时,才能保障最基本的权益。

台北市室内设计装修公会常务理事,同时也是鸿新家具装潢设计公司负责人吴新松便建议消费者,在面对业者“送装潢”时,一定要掌握“设计图要画清楚”、“材料要写清楚”、“施工过程要讲清楚”等基本原则,包括广告DM和合约内容也都要清楚了解,这样万一未来发生纠纷时,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鸿庆广告专案经理刘可强则建议消费者,必须保留当初个案的广告DM、样品屋的相片与合约内容等文件,以做为取得共识或和解的基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