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黄耀堂:因应汇率冲击 纺织业应加速转型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戴海茜台北二十七日电)纺织业是台湾最大创汇产业、台湾经济的骄傲,不过目前汇率是纺织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近期新台币大幅升值,除大厂及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业者外,其余中小型厂商根本无法承受,纺织研究所董事长黄耀堂指出,唯有加速转型高附加价值、高单价及高毛利产品出口才能提升竞争力。

台湾纺织业发展有48年的历史,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就陪伴了 45 年的岁月。配合国家纺织产业发展政策,纺织综合所一直扮演产业创新研发的幕后推手,但是对于目前纺织业面临的困境及产业外移情形,未来纺织业者该如何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以下是纺织研究所董事长黄耀堂接受记者采访纪要。

问: 近期新台币大幅升值,是否对纺织业造成不小冲击?

答: 新台币兑美元若能守住30元以上,则算较为安全,不过目前市场已传出新台币将升值至27-28元兑1美元,这将对纺织产业造成相当大冲击。

以目前新台币兑美元价位,不少中小型纺织厂所赚的钱全部都被汇率侵蚀,大型厂商因有避险,所以还好,不过若新台币持续升值,对整个纺织产业冲击就会相当大。

问:新台币升值,会不会加速小型纺织厂关厂?

答: 以目前的汇率来说,除了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厂商及大厂外,很多都已经亏本了,加上台湾纺织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避险成本飙升下,中小厂根本无力承受,无形中也助长大厂外移速度,我想这可能也是厂商越来越往国外跑的原因之一。

台湾有 92%厂商为中小型企业,在新台币预期升值心理浓厚下,操作远汇避险成本激增,一般小厂根本没有能力作避险,对尚未在全球配置产能的厂商,现在这个汇率,根本就几乎已经亏钱了。

问: 除新台币升值外,人民币因中国官方阻升,是否对台湾纺织厂商造成双重夹击?

答: 的确,人民币与新台币都采紧钉美元策略,但中、美汇率不仅是经济发展因素,更是政治议题,在人民币阻升下,邻近的台湾厂商所受冲击最大。

中国阻升人民币除中、美间的政治考量外,中国官方对出口产值的信心度不够,也是主因之一;目前中国纺织业仍处于过度竞争情况,台湾某加工丝厂在大陆厂房稼动率不及5成,且去年都以现金付款,今年就改以3个月票子支付款项,营运艰困程度由此可知。

也因中国纺织业至今仍未脱供过于求的价格竞争,在对出口物品质量没信心的情况下,中国仅能以稳守汇率政策,确保厂商外销竞争力。

问: 人民币、新台币及美元三者高度相关的情况下,台湾纺织厂该如何面对? 业者对政府又有何建议?

答: 纺织是台湾创汇第一名的产业,因此纺织业对台湾的贸易影响甚钜,日前包括台湾区丝织、棉纺、人造纤维制造、织布等17家同业公会联名向中央银行请命,希望能够抑制新台币持续升值,以免纺织相关中上下游业者,陷入更严重的经营困境。

其实央行总裁彭淮南在日前纺织业发表联合声明后,也曾亲自致电,表达对纺织业面对汇兑冲击的关心,并主动欲寻求解决方案,显见央行对汇率造成厂商的冲击已列入评估。

问: 除政府适时协助外,纺织业者该如何避免双面夹击?

答: 台湾厂商在汇率冲击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加速转型高附加价值、高单价、高毛利产品出口为主,才能避开中国及东南亚厂商的价格竞争,并降低汇率冲击,而工会也应尽速凝聚产业共识,向政府提出汇率建言,避免台湾厂商再受双面夹击。

问: 纺织综合所未来如何协助台湾纺织厂商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答: 纺织所过去着重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随着更名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业务发展也更多元及整合化,未来将以研发创新、成果加值、推广服务为三大业务重点。

今年度科专经费原本计划提高至 5.3亿元,但遭立法院删减至 4.9亿元,因此对于纺织所研究单位造成不小的冲击,不过化危机为转机,在检视产业界需求变化后,将在今年度成立“整合服务推广专案小组”,结合纺织所及外部资源,加强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其中涵盖技术服务、财务、行销、经营管理等,希望藉由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业界全方位服务(Total Solution),并将投入相当人力于产业服务工作,除配合政府政策朝向逐渐营运自主的目标进行外,更要积极协助台湾产业发展。

纺织所目前有高达 100多项专利,未来可将纺织所的研发产品藉由业界推广出去,例如贸协目前在全球有30多个据点,未来将增至60多个据点,双方合作后,可将最新研发的产品推广至全球各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