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避免山难 民间企业捐赠避难山屋在北市展出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邱国强台北六日电)不少山难起因于登山者疏忽及山区缺乏紧急救援设备;La New公司今天将一座与专家共同设计的“避难山屋”样品屋捐赠给台北市内湖碧山岩露营场;未来将开放各国家公园申请,于全台偏远山区免费设置一百座避难山屋,供遭遇紧急状况登山客暂时待援。

La New公司董事长刘宝佑表示,他数年前赴中央山脉纵走时,就曾因天候突变,最后凄风苦雨地放弃,且有感国内山区缺乏紧急救援设备,才发愿提供这种避难山屋,减低山难发生机会。

他说,La New将从五、六月起,接受国家公园、林务局等单位申请,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在全台各山岳设置一百座避难山屋。

刘宝佑上午在碧山岩露营场,将这座避难山屋模型转赠给台北市长马英九,并在当地搭建一座样品屋供民众参观,计有玉山、太鲁阁、雪霸等国家公园及登山团体代表在场观礼。

这座避难山屋由勤丰公司施作,采镀锌钢骨全模组化结构,造价新台币九十三万元,可耐十七级强风,并设有太阳能蓄电的LED照明灯、闪光标示灯及避雷针、集水器,内部面积十一点八坪,未来还将提供无线电发报器、手机充电器、简易干粮等设施。

由于整组避难山屋重达二吨,未来在山区施工时,须先以直升机吊挂组具,再由现场人员组装;勤丰公司经理吴建德表示,组装过程虽然简便,但运送过程“反而很浩大”。

此外,由于台北市山岳都属郊山,即使失联,与外界联络较不成问题,未来不会设置避难山屋。

马英九指出,台湾山难频繁,但罹难者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之辈,反而常是有经验山友因措手不及而罹难;避难山屋有备无患,相信山难能越来越少,让登山成为多山的台湾一项有趣、健康的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