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影院时一头雾水 观众指出《孔雀》三大缺陷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9日讯】(据中华网3月9日报导)已经在南京放映半个多月的电影《孔雀》因为在柏林电影节上摘得银熊奖而令票房大增,从一开始每天2000元到现在总票房超过20万,观众层次从单一的年轻大学生扩大到社会各阶层,成为艺术电影在南京放映的票房奇迹。不过,记者也观察到很多冲着“银熊奖”而去的观众,在走出电影院时却是“一头雾水”。对于电影的镜头、表演和故事,他们均认为有缺陷——
  
  缺陷一 镜头太节制
  
  顾长卫此前曾经说过:“如果观众只是看起来觉得影像美,我会很内疚的。”其实看过电影以后,也的确只觉得电影的画面处处渗透着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丝淡淡忧愁。相反电影中的摄影给人感觉却是节制、保守,甚至是谨慎的。在绝大部分镜头中,镜头的移动都很谨慎小心,基本排除了所有不必要的镜头移动。一部2小时20分钟的片子,120多场戏,只有300多个镜头,这样电影节奏势必会拖慢下来。要知道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2》镜头数达到2700多个。
  
  缺陷二 人物表演太过火
  
  张静初饰演的姐姐一角让人感到一种费解的神经质。从电影中看,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镜头前做沉思状或试图扭曲自己的表情,但可惜在一个大部分都是中景和全景的电影中,她所做出的那点努力还不足以让观众看到她是在表演。最后的那个在番茄摊前无声饮泣的镜头里,这个演员都表现得有点过火了,明显有点搂不住火的意思,好不容易得到一个能够表演的机会,就恨不得全部拿出来展示一下。相比起来,这有点像章子怡,顾长卫本来想让小章饰演这角色,对方没空,才找到这个貌似小章的张静初,只是后者表演比前者更加稚嫩。
  
  而肥胖的哥哥的表演仍然有过火的问题。不过考虑到这个角色多少具有一些智力残疾人士的成分在里面,这个度的把握相对说来就会宽松一些。稍微出色一点的还是饰演弟弟的吕玉来,一场穿着三角裤在大街上奔跑的戏让人记忆深刻。只不过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这个角色在后来结婚之后所表现出的依旧是少年时的习气,因此成为败笔。
  
  缺陷三 故事不连贯
  
  原先有4个多小时的电影,因为要公映,被顾长卫硬生生减成了2个多小时,当中势必就会产生残缺。比如弟弟逃离家庭后的遭遇,父母两人的故事等等。原本要三段体的电影,现在让弟弟的故事穿插进姐姐和哥哥故事中,因此显得有些单薄。而电影中刻意要产生的“间离”效果也的确能让人“一头雾水”。
  
  电影最后,当姐姐哥哥弟弟三个家庭走过动物园孔雀馆后,孔雀才缓缓开屏,其实这个镜头并不是一个,而是两次的叠加。采访《孔雀》时,顾长卫没有回答为何电影叫“孔雀”,只是告诉大家“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只孔雀,身上长满了故事,一生中经历了爱恨情仇,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了人生”。这话同样也可以用在《孔雀》本身,虽然还是拥有不少的缺憾,但作为电影本身,顾长卫导演此次的诚意十足,因此这只开屏的孔雀依旧还是美丽。(南京日报报导/记者 章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柏林影展卡门摘金 顾长卫的孔雀捧银
《孔雀》终开屏 胡军《破釜沉舟》演霸王
田壮壮称《孔雀》是顾长卫的吐血之作
《孔雀》柏林获奖 张静初:大家都乐疯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