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烈:合并目标明确 可让市场动起来

标签:

【大纪元4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一日电)金融机构整并目标是否如期达成,有哪些诱因促进银行合并?台湾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局长曾国烈表示,整并目标明确很重要,要让市场动起来,主管机关是整并平台的创造者,但不可能跳出来主导,其实整并台面下的力量一直出现。

曾国烈今天在台湾大学“金融产业发展论坛”授课,主题是“金融集团之发展与监理”,有学生提问,有哪些诱因机制可让金融机构合并,陈水扁总统提出的目标是否可如期达成,曾国烈作出以上表示。

曾国烈说,政策宣示说出金融整并明确的时间和家数很重要,因为要让市场动起来。现在公股银行,如第一金控、兆丰金控及华南金控都有提出方案,但主管机构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惟一能做的就是创造出触媒,产生领导型的银行 (national champion) 或区域型领导者 (regional key player)。

他提到,过去如有合并案例出现,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快。不过,台湾之前出现国泰银行和世华银行合并、台北银行和富邦银行合并,整并速度却慢下来。他认为,公股银行是大而不好,民股是小而美,公股和非公股银行的生态平衡要打破。

曾国烈指出,其实整并的台面下力量是一直出现的,但政府不可能跳出来主导,不可能和韩国一样。韩国当时是因金融风暴,政府接收民营银行后,促成整并。

他说,台湾民间金融机构活力很强,银行经营者每天的工作想的就是并购,他认为,如果有一家领导性机构出现,整并速度会像化学变化一样快速。

曾国烈说,银行在节省成本 (cost saving)上,也可以将没有竞争力的部分切出来卖给别人,这是动态而非静态。

此外,他举美国为例,美国在1985年代时有1万5000 多家银行,也是银行家数过多,体质弱,到1987年ROE (股东权益报酬率)不到2%,因此开始思考金融改革。1994 年后,家数剩 7000 多家,ROE 到 15% 左右,整个金融体系已脱胎换骨。

他强调,Over Banking(银行家数过多)并不是指分支机构过多,而是指总机构家数,因为分支机构多让服务更便利,分支机构和以往一样并不代表没有消除OverBanking的问题,要打破这个迷思。

另外,他指出,德国因为东西德统一,现在面临银行家数过多问题,目前是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及信用合作社各占三分之一,ROE 也仅约 0.4%,远低于台湾。

曾国烈透露,德国第二大银行日前来台湾拜访,有意往亚洲拓展业务,德国银行擅长处理不良资产和资产证券化。至于德国银行是否要来台设立办事处,曾国烈不愿多作说明,他表示还有其他方式可更快进入台湾市场。

相关新闻
沃尔福威茨提名获欧盟支持
旺角恒生柜员机遭刑毁
美国科州丹佛区法庭指控两名澳青年抢劫银行
沃佛维茨可望获选出任世界银行总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