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传艺中心推出戏曲文物暨人物造形特展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震南台北三十日电)为彰显工艺在传统戏曲生态的重要地位,加深戏曲文化价值,并借此吸引工艺爱好者成为戏曲欣赏人口,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即日起特别推出“戏曲文物暨人物造形”特展。

这项展览分为戏曲文物、戏曲人物造形两部分,预计展出戏曲文物约一百四十件、戏曲人物造形作品约八十二件。

传艺中心希望结合工艺与戏曲,提供各界大众一种欣赏及认知的新视野。主办单位表示,传统戏曲是典型的综合艺术表现,人们欣赏戏曲大都着眼于外显的戏剧与音乐表演,以及剧本内涵的文学艺术价值,而工艺在传统戏曲生态中的贡献,倒是容易被忽略的。

因此,主办单位提出“戏曲文物暨人物造形”这个全新的展览构想。

展览主轴为“戏曲文物”与“戏曲人物造形”,两者的区隔主要在于,前者包括戏曲演出器物,后者为工艺家以戏曲作为表现题材。“戏曲文物特展”以戏曲文物为展览范畴,包括戏曲的行头、砌末、戏偶、戏台、乐器等。

这项展览又分为五个主题展区,涵盖:京剧、昆曲、北管、布袋戏、皮影戏。各单元展区的文物征选,都是由文物的工艺性着眼,以符合由工艺切入戏曲的展览企划宗旨。

主要展品包括京剧的水钻头面、昆曲的温州堂幔、北管的总兰社鼓架、布袋戏的小西园戏台及皮影戏的各类戏偶等。“戏曲人物造形特展”以戏曲人物造形为主题,包括以戏曲人物为表现主题的古今工艺创作。

展品材质分别运用金属(铜、锡)、陶磁〈包括交趾陶、剪黏、石湾陶、瓷砖〉、木雕、刺绣、漆器、剪纸、玻璃画等。

此外,戏曲人物包含了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水浒传、封神榜、妈祖传、火烧红莲寺、荒山剑侠传、七侠五义等,以及南管上四管、原住民杵歌、与日常生活箫弦自娱之生态摹写。

作品创作者方面,除了前辈交趾陶名家洪华的彩绘瓷砖、妆佛名家神刀施礼的齐天大圣、石湾陶名家薪传奖大师崔国雄的西游记,还有当代雕塑名家周义雄的南管上四管,工艺家李焕章和施至辉、锡艺名家陈万能的春秋,以及李秉圭、江文贺、张文议、黄焕文、黄国书、白木全、王惠雯等名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