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两岸书画家金门座谈 期盼共建文化新丝路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一日电)“浯洲采风─海峡两岸三地书画联展”系列活动之一的两岸艺术家座谈会今天在金门举行,与会人士肯定金门能将战争遗迹转化为文化发展推力,并希望文化艺术连结两岸情,扩大交流活动,共建中华文化往国际舞台发展的新丝路。

两岸艺术家座谈会上午在金门县文化局举行,由活动总策划李锡奇、画家李奇茂、大陆陕西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颜肃、福建省文化经济中心副秘书长赖二中共同主持,参加浯洲采风活动的两岸书画家五十多人,双方就两岸文化交流交换意见。

金门籍版画家李锡奇表示,金门在两岸征战时代,遭受一百多万发炮弹,他的老家古宁头即是炮弹窝,严格来说,两岸都亏欠金门,因此,两岸艺术家在金门交流,很有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钟明善指出,金门知名的司令官胡琏、刘玉章都是陕西人,让来自陕西的他有很深感慨,因炮火而结缘是民族的不幸,所幸战争已经过去,现在谁打谁就是对民族的犯罪,期待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共同把中华文化推到世界舞台。

福建日报社美编室主任黄继葵也表示,八二三炮战时他在厦门,也是支援军队,过去与金门对着干,现在是文化交流,很钦佩金门能将烽火战争遗迹转变成文化,艺术把金厦两门连结在一起,希望忘掉过去战争,一起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参加浯洲采风活动的大陆画家,来自西安、兰州、福建和厦门等地,台湾画家顾重光有感而发的说,西安和兰州是陆上丝路的交通要道,福建的泉州则是海上丝路起点,两条丝路文化相聚在金门是历史因缘,如果能串连往外发展出新丝路,相信将是文化史上光辉一页。

台北国立国父纪念馆副馆长曾一士也指出,金门饱经战火之苦,产生的不是悲情、伤痕文学,而是向前看的战地文化,这是因为文化愈深厚、包容性愈大才有的情形,国父纪念馆欢迎两岸书画家前往展览,加入交流的行列。

由金门县政府主办的“浯洲采风”两岸书画交流活动,自五月二十八日起展开彩绘陶瓷、书画联展、太武山写生采风、彩绘挥毫等,在今天的交流座谈会告一段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