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监写作班 捐70万版税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刘禹庆╱澎湖报导〕成立8年多的澎湖“鼎湾监狱写作班”不仅为烟毒重犯寻找心灵慰藉的出口,并陆续捐出70多万元书籍版税,捐助九二一震灾及澎湖奇比台风受灾灾民,而一度沉迷烟毒的收容人则收到灾民、孤儿们雪片般的回信,感谢并鼓励收容人向善。

欧银钏为澎湖女儿,当年以资深记者及作家身份应邀返回家乡文化局演讲,时任澎湖鼎湾监狱典狱长廖德富会后力邀欧前往监狱任教,在欧的号召下,知名作家柏杨、陈若曦、张香华、黄春明及沈花末等人都参与国内监狱首座写作班的成立,也开启高墙写作著书的风潮,随后廖调任桃园监狱,同样也成立“天人菊写作班”。

两所监狱写作班成立以来,已陆续出版11本书,其中“在爱的时光”等7本书版税全数捐出,救济九二一震灾贫户及孤儿,而奇比台风重创澎湖,导致农渔民损失惨重,鼎湾写作班也以“在地人”的身份,慨然捐款协助澎湖重建,成为最佳的社区互动典范,同时也赢得邻居澎湖人的认同。

由于鼎湾监狱为台湾唯一烟毒重刑犯,刑期在15年至无期徒刑间,因此刚开始接触到文学写作,收容人由文辞拙劣到文思泉涌,创作范围由诉说自己在高墙内思乡情怀,到化为大爱关心社会弱势团体,一路走来都要归功欧银钏不间断的教学,同时受扶的九二一贫户及孤儿,纷纷写信涌入鼎湾监狱,引来的回响激荡,成为创作源源不断的动力。

鼎湾写作班创作风格的丕变,也由其每年出版的书籍可见端倪,早期“来自边缘的故事”、“想念阳光的人”、“高墙里的春天”、“来自边缘的阳光”等著作,都是在神秘高墙中生活打转,后期“在爱的时光”系列著作,则着重在与九二一受扶儿童的信件往返及祝福图画,收容人心路历程的改变有迹可循。

鼎湾写作班对于社会无私奉献,也获得热烈的回响,曾是写作班大将的收容人海梨,由于罹患肺癌,割除四分之三的肺,支撑他与病魔对抗的精神支柱,就是九二一受扶儿童关怀的信件,相同的故事不断在写作班上演,收容人以版税支持受灾儿童成长,受扶儿童则以信件精神鼓励收容人向善,形成相互依赖的力量,更令写作班兴奋的是,一名曾受扶助的小朋友,还荣获第三届总统教育奖。

近年来开启监狱文学先河的鼎湾写作班,逐渐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重视,除了国内媒体见报频繁外,日本作家翻译成日文广为介绍,同时中国、香港周刊也以专文介绍,成为台湾监狱史上骄傲的一页,今年两所监狱写作班,将延续出版第5本“在爱的时光”书籍,民众可以实际买书行动,支持这群默默行善的收容人,为社会回馈作更多贡献。

欧银钏 台湾监狱文学推手

〔记者刘禹庆╱澎湖报导〕开启国内监狱文学先河的作家欧银钏,以绿蠵龟最后仍回到故乡产卵的洄游精神,形容自己身为澎湖女儿,在鼎湾监狱开创写作班,推动台湾监狱文学的心情。

因缘际会进入神秘高墙与收容人结缘的欧银钏,初次任教时,由于班上同学程度都在国、高中,花了半年的时间,以“写给小孩子的一封信”为题,利用通信方式,让收容人结合生活体验与文字组合,宣泄思乡的情怀,同时藉由纪录片与好书文章心得分享,开启智慧思考的窗口,逐步累积收容人文字运用的功力。

至于监狱写作班出书的缘起,则因欧银钏酷爱收集各国明信片,记录自己旅行的足迹,而这些明信片就成为鼓励收容人创作的最佳礼物,与收容人鱼雁往返之际,由学生提议集结出版成书,开启两个监狱写作班每年固定出书的渊源,至今已结集成11本书,其中,“来自边缘的故事”还曾荣登金石堂十大畅销书籍排行榜。

“想念阳光的人”一书出版之际,适巧台湾遭逢九二一天灾震撼,写作班的学员希望能为灾区贫困家庭及孤儿尽一份心力,因此,欧透过时任桃园地检署检察长、现任法务部长的施茂林协助,与台中家扶中心搭上线,认养10位灾区儿童,往后每年出版的“时间的味道”、“在爱的时光”系列创作版税,也陆续捐出,总计8年来出版7本书,共计捐出新台币70余万元版税。

由于监狱收容人移监、假释出狱频繁,写作班学员也多有变动,欧银钏形容写作班就是一个“文学飨宴的流水席”,人来人往,但不管到那里,都会与尊称的“老师”欧银钏联络,更令人惊讶的是,因为文学的熏陶,据澎湖监狱统计,原本累犯率为55%,但写作班仅有12%。只是求好心切的欧银钏仍会为了学生再犯入狱,连续痛哭好几天,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欧银钏用爱心灌溉监狱写作班的种子,8年来,每周返乡前往鼎湾监狱任教时,都固定搭乘上午7时北马复兴班机,多年来如1日,仅有1次错过班机,可见她对于写作班的重视、用心。

为台湾监狱文学启蒙,进而开花结果的欧银钏,除了感谢多年来艺坛文友的协助,慨然捐出旧书进入高墙中,除让收容人学习,也希望文化界新生代作家一同参与监狱文学的茁壮,延续高墙文学的精神。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