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强监工 购屋自保最佳方法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品竹╱专题报导

台湾921大震,灾情最严重的中部,半倒全倒的房屋有10万多户,死亡人数超过2600多人,多名建筑师、结构技师、建商遭起诉,迄今还有人“流亡”海外,这个“震撼教育”,让建商施工的态度更严谨、监工更落实。但人是容易淡忘的,921大震将届6年,发现有建商忘了伤痛,疏漏或草率了部分工序,消费者最好加强“监工”,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921大震,中部几栋大楼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这种“震撼教育”,让中部建商,建制严谨的施工流程,以百分百检点方式,将人为可能疏忽降到最低。

综合各建商的施工白皮书、施工流程书、工序守则等,可见业者震前、震后的施工严谨度有天壤之别。

这些细腻严谨的态度表现在数项作法上︰

◎留下证据,以示负责

必须到现场亲自监看,并拍照存证,以示负责,SRC的结构,甚至要求签证人员签名在钢柱上。

◎共同会签,避免漏失

更严谨的建设公司,甚至是有3名结构技师或土木技师同时验证签名,降低单人签证可能发生的疏失或无法落实签验。

◎拉高系数、提高安全

结构技师精算后,建议混凝土磅数为4000磅,则提高为4500磅。因为气候、湿度、甚至人为疏失,都可能使混凝土的磅数降低,多出500磅可做为磅数折损的安全范围。

◎落实养护、完全点检

落实点检养护工序,从泥浆出口到灌入板模都有2到3人监工。

◎设计着手,减少安全漏洞

用心的业者甚至将921大震时受毁的建筑做详细调查,找出建筑毁坏的共同特点,例如挑高设计,因为没有剪力墙,大震时无法靠剪力墙分散震能,高柱容易直接受震而断折,因此尽量避免这类设计或者加强柱子结构强度。

又例如2次施工,因混凝土干燥的时间不同,新旧接缝处在大震时容易龟裂,以一次到位的设计,减少2次施工,或者加强接缝处强度、或以改变材质等解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筑师表示,921的“震撼教育”的确让许多建商施工更用心,但日子久了,“震痛”变成麻木,还是有“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最明显的是在灌浆过快,由于灌浆工资是以灌浆的立方数计算,为了多赚点钱,一些灌浆业者,会偷偷加水稀释以利加速灌浆。

最近豪雨不断,还是有业者赶着灌浆,过程中也未加盖大帆布防止雨水稀释了混凝土,这些都会影响结构的安全。

因此订户还是要常到工地“监工”,才能遏止这种情形发生。

确实施工 才是关键

记者林美芬╱特稿

建筑物耐震设计规范即将全面实施,整个法规朝严格方向修订,颇值得肯定,但是,施工品质能否如设计要求如实施工,才是整个新法规能否落实的关键。

根据一般业界的说法,我国建筑物耐震设计规范所设定的耐震等级,在921大地震之前,已经可以达到耐震5级以上的强震,这次新修订的技术规范,更可以达到耐震7级以上的强震。

依照这个版本,几乎可以达到全世界最高标准的建筑物耐震设计规范。

世界最高标准的设计规范,能否真正的耐震?关键已经不是设计问题,而在后续的施工品质等是否真正的按图施工,且以纯熟技术加在工程中。

事实上,在分析台湾过去的建筑物品质问题时,即使部分属于设计上的问题,但最大宗的问题几乎指向“偷工减料”,有些是刻意的疏忽,减少施工的困难,增加速度,也有些非刻意的疏忽,而是技术工程人员不足,或只是监工过程减低频率,草率监工,一个环节加一个环节的疏忽,最后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即使在921地震之后,全民共识,增加耐震规范等级来建造更坚强的堡垒因应,业者也全面以严谨态度施工,形成一个很具安全性的建筑防护网,但近来房地产市场案量大增,建商猛赶工,也有部分地区房价有滑落现象,致使施工品质松动的传闻,再度在市场中流传,似乎在防护中有破网的疑虑,这些都值得消费者、业者、有关单位共同来重视与防范。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