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宝山景观雕塑添新衣 墓园不再冷冰阴森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震南台北二十九日电)用心规划经营,一般人视为畏途的墓园可以不再冷冰冰、阴森森。位于明媚秀丽北海岸,坚持以艺术人文包装墓园、沉淀抚慰心灵的“金宝山”,全新开发的国际级雕塑景观园区“玫瑰园”,正逐渐蜕变成一座光风霁月,与自然风土水乳交融的艺文新天地。

“金宝山”今天下午邀请多位外籍创作者和顾问,为媒体导览解说“玫瑰园”内的作品陈设。



现阶段共有八位国际知名的雕塑家参与“玫瑰园”的创作活动。

负责玫瑰园整体规划事宜的日籍艺术家郡田政之指出,日本国内许多墓园的感觉相当灰色,造成年轻一辈抗拒扫墓的传统。

郡田希望藉由颠覆传统墓园的规划设计,一方面既能使玫瑰园的景观雕塑作品与周遭地景相结合,就算不能像主题游乐园般带来欢笑,至少带给人们心灵沉淀、安宁祥和的氛围。

“玫瑰园”景观雕塑的共同主题为“彼岸”(原为佛家名相,相对于生死的此岸,即涅槃的彼岸,意谓:不生不灭)。

至于创作的概念则是以“纪念”为发想,除了希望为当代的人类留下创作,让这份美与精神得以传承千百年,更期盼来此一游的社会大众,也能感受犹如天堂般的舒适情境。

尤其值得一提者,八位海外雕塑家专为“玫瑰园”打造的创作,都是各人毕生的最大规模作品。也因此,“金宝山”特地邀请国际知名的德籍艺评家汉默特.贺贝滋撰写艺评,借此再一次肯定“玫瑰园”景观雕塑的人文之美和艺术价值。

汉默特表示,来访金宝山之前完全始料未及,此地竟然是一座如此不像墓园的墓园。

游历不少国家地区规划策展的汉默特进一步指出,放眼全球其他地区,可以说简直找不到类似“金宝山”感觉的墓园。

他认为,金宝山玫瑰园的景观雕塑作品,无不含蕴深刻的省思和宗教意涵,这是因为参与创作的艺术家透过抽象造型的铺陈,借此提供各界观赏者亲近自然生态、理解大块天地,以及子孙后人与列祖列宗互动的脐带互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