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风这家伙 不擅爬高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许敏溶╱台北报导〕海棠台风昨天在花莲外海先南偏再北转,转了一大圈后才在宜兰登陆,防灾国家型计划气象研究群召集人、台大大气系教授李清胜推测,是受台湾地形影响,因为台风低层环流受地形干扰,与照着导引气流而走的中高层环流不一致,让台风中心结构呈现倾斜,便绕着地形打转,后来在高低层气流重新结合一起后,继续往前才登陆。

海棠到底算不算怪台?李清胜教授指出,过去像海棠如此打了一个大转再登陆的路径并不常见,但以较大尺度来看,海棠整体路径算是相当稳定,与中央气象局、美国、日本、欧洲的预测都很接近,风雨集中在东北部和西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相对雨小的情况,主要是受到地形影响。

李清胜指出,各国对海棠的预测都差不多,显示大环境的导引条件很鲜明,怪只怪在海棠到台湾之前的打转,为何不是每个强台都出现,只有少数台风才这样?此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可推测的原因还是受台湾地形影响。

台大大气系教授林和则认为,海棠一点都不算怪台,因为它的运动简直是流力学教科书的标准范例,符合“混沌”系统应该表现的行为。他解释,台风的直径宽达两、三百公里,高却只有十余公里,是非常矮胖的家伙,本来就不擅长做垂直运动爬高,而将近四千公尺高的台湾中央山脉对台风来说就像巨人一样。

林和分析,地球是旋转很快的流力系统,二十四小时要转四万公里,在地球上每个质点的流动都很接近水平方向,会压抑垂直运动,但要越过障碍物,一定要有垂直运动,而海棠以逆时钟旋转的气旋撞到中央山脉,北边气旋会先受阻,靠近陆地时中心会往南移是很正常的。他指出,海棠会在宜兰登陆,可能是因兰阳平原地势平坦,又是个凹进去的三角地形,有利于被山脉打散的它在此重新集结。

门前打转 历来有三个

〔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海棠昨天在花莲外海“逛大街”兜了一圈才登陆,过去的类似案例不多,民国五十四年的强烈台风玛丽、八十一年的轻台宝莉,都有在台湾门口逆时针打转六至八小时后登陆台湾的纪录,都是行进路径相当诡异的怪台。

气象局预报中心课长吕国臣指出,宝莉、玛丽这两个台风,加上昨天的海棠,都是在东部外海兜了一圈后登陆,地形应该是主要原因,大气中的导引气流可能多少也会影响,但应与昨天花东地区的焚风无关,由于全世界相关研究太少,无法确切全盘了解所有的原因。

当年玛丽侵台前,也曾在东部近海绕圈圈,这个圈圈直径约五十公里,前后花了约六个小时,而昨天海棠在原地打转并兜了一圈,打转圈子的大小、所花的时间与玛丽差不多。吕国臣说,可能是台风结构差不多,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根据气象局资料,五十四年的强烈台风玛丽,从东部海域直扑台湾东岸前,台风中心在外海打转,并于8月18日晚上十一点自宜兰南方登陆,在新竹附近生成新的低压中心,最后从马祖南方进入大陆,当时灾情统计资料不多,以东北部损失较大,有人员伤亡、失踪。

而一九九二年8月的宝莉台风,从东部海域直扑台湾陆地,台风中心从8月29日下午开始打转,大约七至八小时之后又转回花莲东方海面上,台风中心在8月30日下午两点左右自立雾溪口登陆,当天晚上八点左右从新竹北方新丰附近出海,朝西北方行进,登陆福建福州后减弱消失。

致命喇叭口 没吸进海棠

〔记者杨宜中╱花莲报导〕海棠台风昨天接近台湾后原地打转,气象局预料可能从东海岸“大喇叭口”秀姑峦溪出海口登陆,但后来过门不入,气象人员暂时松了一口气,因为秀姑峦溪出海口在过去十六年,共有九个台风登陆,无论台风强弱,都重创台湾,被气象人员称为“致命喇叭口”。

海棠愈接近台湾,行进速度愈加缓慢,抵达花莲东面海域,并在一般预料会从台湾东北部海岸登陆之际,它突然投出了一个“下坠球”,急转直下来到花莲南端的秀姑峦溪出海口外海。眼看着海棠即将被秀姑峦溪出海口的“喇叭口”吸进台湾陆地时,海棠又突然向后回转,绕了一圈后,反而又来到花莲东北方外海,最后从宜兰县南澳乡东澳村登陆。

海棠没被喇叭口吸进来,气象人员很庆幸,因为每一次从秀姑峦溪口登陆的台风,都造成台湾重创。七十八年至今,共有九次台风从这里登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是民国九十年的桃芝台风,造成花莲县光复乡大兴村土石流灾变,一夜之间埋村,五十二人失踪及死亡。另外,民国八十一年,一年内宝莉、欧马、泰德三个台风连续从秀姑峦溪出海口登陆,则是最密集的纪录;而民国八十三年7月至8月间,一个月内也有两个台风从这里登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